说文解字:聞 805E

 異體: 䎽𦖫
部首 注音ㄨㄣˊ
拼音wén 卷別十二上

字形演变


前7.31.2(甲)

餘9.3(甲)

乙6273(甲)

存1376(甲)

大盂鼎(金)
西周早期

利簋(金)
西周早期

徐王子同鐘(金)
春秋晚期

王孫誥鐘(金)
春秋晚期

中山王昔鼎(金)
戰國晚期

望1.1(楚)

包2.157(楚)

望1.107(楚)

包2.137(楚)

說文古文

說文‧耳部

睡.語5(隸)

老子甲102(隸)
西漢

武威簡.士相見2(隸)
西漢

熹.易.夬(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無分切 頁碼:第 399 頁,第 12 字   

知聲也。从耳門聲。
 異體: 𦖫
古文从昏。
附注  徐鍇繫傳「知聞也」作「知聲也」。朱駿聲《通訓定聲》:「古文从昏聲。」于省吾《殷契駢枝續編》:「(甲骨文)本象人之跪坐以手掩面傾耳以聽外警」之形。

白话版

,听说,了解。字形采用“耳”作边旁,“门”作声旁。

解说版

甲骨文字形像人跽坐而以手附耳,表示仔細聽聞。金文形變,耳朵移至右下方,人字上又加三點飾筆。戰國文字轉為形聲字,或作從耳、昏聲,《說文》古文承此而來;或作從耳、門聲,篆文承此而來。隸書、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说文解字注

 無分切 頁碼:第 2366 頁,第 4 字   第 1028 頁,第 9 字

知聲也。
段注  往曰聽。來曰聞。《大學》曰:心不在焉。聽而不聞。引申之爲令聞廣譽。
从耳。門聲。
段注  無分切。十二部。
古文从昏。
段注  昏聲。

说文系传

 云度反 頁碼:第 940 頁,第 4 字 

知聲也。從耳門聲。
古文聞從昏。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