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奠 5960

 異體: 
部首 注音ㄉㄧㄢˋ
拼音diàn 卷別五上

字形演变


乙6739反(甲)

乙676反(甲)

曶鼎(金)
西周中期

叔向父禹簋(金)
西周晚期

鄭伯筍父甗(金)
西周晚期

秦公鎛(金)
春秋早期

包2.260(楚)

包2.160(楚)

說文‧丌部

武威簡.有司8(隸)
西漢

祀三公山碑(隸)
東漢

熹.儀禮.既夕(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堂練切 頁碼:第 147 頁,第 17 字   

置祭也。从酋。酋,酒也。下其丌也。《禮》有奠祭者。
附注  《說文新證》:「甲骨文象尊有薦(从羅振玉說),甲骨文用為祭名。字从酉,象酒尊形,下从一,所以表示薦(或釋地,亦可。總之,象放酒的底部物品即是)。」

白话版

,在祭台上摆放祭品。字形采用“酋”作边旁。酋,就是酒。“酋”字下面的“丌”是供摆放的架子。《周礼》上有关于祭者的记述。

解说版

甲骨文字形從酉置於一上。「酉」像酒尊形,「一」表示地面,二者相合像酒尊置放於地上之形。金文繁化,或一下增二短筆作「」,或於「酉」上增筆表示酒溢滿而出的「」,或將表示地上的「一」改為二直筆的「」,像以物支拄著酒尊,但構形之意與甲骨文並無不同。戰國文字不但將「酉」字變形為「」,並將二短畫訛變為「八」,與「一」形結合而為「丌」。篆文則上取金文增筆的「」而作「酋」,下取從訛變的「丌」,隸書之構形與篆文相同,而楷書則將「丌」連筆改作「大」。甲、金文的字形,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戰國文字以後的字形,從酋、從丌,則為異文會意。

说文解字注

 堂練切 頁碼:第 799 頁,第 1 字   第 355 頁,第 8 字

置祭也。
段注  置祭者,置酒食而祭也。故从酋丌。丌者,所置物之質也。如置於席則席爲奠。引伸爲凡置之偁。又引伸爲奠高山大川之奠。定也。《大玄》天地㞟位。假㞟字爲之。
从酋。酋,酒也。
段注  見酋下。置之物多矣。言酒者,舉其一耑也。
丌其下也。
段注  丌下各本互譌。今依箕篆下正。堂練切。古音在十一部。
禮有奠祭。
段注  各本下有者字。《韵會》無。《說文》禮有刷巾,禮有柶,禮有縉緣,句法皆同。無者是也。禮謂《禮經》也。《士喪禮》《旣夕禮》祭皆謂之奠。葬乃以虞易奠。又文玉世子篇。釋奠于其先師。注云:釋奠,薦饌酌奠而巳。無迎尸以下之事。《召南》:于以奠之。毛云:奠,置也。箋云:謂敎成之祭也。《昏義》注云:此吿事耳。非正祭也。

说文系传

 庭硯反 頁碼:第 357 頁,第 7 字 

置祭也。從酋,酋,酒也;下其丌也。《禮》有奠祭者。
鍇注  臣鍇曰:「祭,進也;奠,置也,置物而進之。故《尚書》曰:『敢執壤奠。』《尚書》奠高山大川。奠,置定也。」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