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潛 6F5B

 異體: 濳潜
部首 注音ㄑㄧㄢˊ
拼音qián 卷別十一上

字形演变


說文‧水部

漢印徵
西漢

曹全碑(隸)
東漢

晉辟雍碑陰(隸)
西晉

晉孫夫人碑(隸)
西晉

楷書

说文解字

 昨鹽切 頁碼:第 371 頁,第 2 字    異體: 濳潜

涉水也。一曰藏也。一曰漢爲潛。从水朁聲。

白话版

,徒步过河。一种说法认为,“”是藏身水底。另一说法认为,汉水被称为“”。字形采用“水”作边旁,“朁”是声旁。

解说版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的字形從水,表示與水相關;朁聲,表示聲音。隸變作,楷定作潛。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潜」。

说文解字注

 昨鹽切 頁碼:第 2222 頁,第 4 字   第 967 頁,第 4 字

涉水也。
段注  上文云潛行水中。對下文浮行水上言之。《邶風傳》云:由厀以上爲涉。然則言潛者,自其厀以下𣳚於水言之。所謂泳也。《左傳》哀十七年。越子以三軍潛涉。又按潛汓等字,後人不甚分明。若《水經注・江水》篇云:有潛客泳而視之。見水下有兩石牛。此則謂潛全𣳚水中矣。
一曰藏也。
段注  此今日通行義。《釋言》曰:潛,深也。《方言》曰:潛,涵,沈也。
从水。朁聲。
段注  昨鹽切。七部。
一曰漢爲潛。
段注  《釋水》文。劉逵注《蜀都賦》云:《禹貢》梁州,沲潛旣道。有水從漢中沔陽縣南流。至梓潼漢壽縣。入大穴中。通岡山下。西南潛出。今名伏水。舊說云《禹貢》潛水也。郭樸《爾雅音義》同此說。

说文系传

 秦苫反 頁碼:第 888 頁,第 5 字 

渉水也。一曰蔵。從水替聲。一曰漢為潛。
鍇注  臣鍇曰:「《禹貢》:『梁州潛水自漢出。』」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