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星 661F

 異體: 曐𠻖
部首 注音ㄒㄧㄥ
拼音xīnɡ 卷別七上

字形演变


乙6386反(甲)

乙6672(甲)

前7.26.3(甲)

麓伯星父簋(金)

九.56.79(楚)

帛乙1.21(楚)

說文古文

說文‧晶部

說文或體

睡.日乙41(隸)

居延簡甲575(隸)
西漢

華山廟碑(隸)
東漢

鮮于璜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桑經切 頁碼:第 221 頁,第 1 字   

萬物之精,上爲列星。从晶𤯓聲。一曰象形。从〇,古〇復注中,故與日同。
蔣注  武則天新造字:〇。𠻖
古文星。
曐或省。
附注  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多从或體。」附注  《說文新證》:「甲骨文『星』字本作『晶』,象眾星熒熒之形。後加『生』聲,與『晶』分化。其星形少則二、多則五,不定。金文、小篆固定為三星。戰國文字則開始簡化為一星,後世隸楷承之。」

白话版

,宇宙万物的精华,字形上部是群呈列的样子。字形采用“晶”作边旁,“生”作声旁。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象形字,采用“口”(注:许慎此处所说的“口”其实是指“圆圈”0)作“”的形象;古文写法的“”又在“口”(圆圈0)中加一点指事 符号,导致“”的字形与“日”相混同。曐,是古文写法的“”字。,是“曐”的异体字,省略了两个“日”。

解说版

甲骨文二例,由星星加生聲而成,只是繁簡不同而已。金文、戰國文字,是篆文之所本。戰國文字二、三例,由之省簡為,屬從晶省、生聲。篆文和古文構形相同,只是前者在星星中多一橫畫,以表星光,後者卻沒星光的橫畫,其實兩者並無差異,不影響其音、義。或體作,承自戰國文字二、三例,顯而易見,隸書、楷書並據以定體。以上諸形,原都由象形的「晶」字為形,以表星星,後省為「日」,也是表星星,且都以生為聲,以利識讀。由於生聲在此只是表音而已,並不兼義,所以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说文解字注

 桑經切 頁碼:第 1248 頁,第 2 字   第 548 頁,第 3 字

萬物之精。上爲列星。
段注  《管子》云:凡物之精。此則爲生。下生五穀。上爲列星。流於天地之閒謂之鬼神。藏於胷中謂之聖人。星之言散也。引伸爲碎散之偁。
从晶。从生聲。
段注  桑經切。十一部。
一曰象形。从  。
段注  从三  故曰象形也。大徐  作囗。誤。
古  復注中。故與日同。
段注  古文从三  。而或復丨其中。則與晶相似矣。依此說則當入《生部》。解云从生,象形。
古文。
段注  所謂象形从  。
或省。
段注  《春秋》說題辭云:星之爲言精也。陽之榮也。陽精爲日。日分爲星。故其字日生爲星。依此則又當入《日部》。

说文系传

 息形反 頁碼:第 543 頁,第 3 字 

萬物之精,上列爲星。從晶,從生聲。一曰星,象形。從〇。古〇復注中,故與日同。
鍇注  臣鍇曰:「人據於地上,生於天。一說品,本象星形注其中,偶與晶字同。記此者,廣異聞也。」
古文曐。
鍇注  臣鍇曰:「以此證之也。」
曐或省。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