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宛 5B9B

 異體: 
部首 注音ㄨㄢˇ,ㄩㄢ
拼音wǎn, yuān 卷別七下

字形演变


粹664(甲)

仲義父鼎(金)
西周晚期

說文‧宀部

說文或體

睡虎地簡4.16(隸)

漢印徵
西漢

禮器碑陰(隸)
東漢

淮源廟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於阮切 頁碼:第 240 頁,第 4 字   

屈草自覆也。从宀夗聲。
宛或从心。
附注  徐灝注箋:「夗者,屈曲之義。宛从宀,蓋謂宮室窈然深曲,引申為凡圓曲之偁,又為屈折之偁。屈草自覆未詳其恉。」

解说版

甲骨文作,由「宀」、「(夗之異體)」二字構成。從宀,示居室之義。從夗,聲符,注明音讀,兼表義。夗,本義為轉身而臥,引申為委宛、宛轉。會二字得秉性宛順之義。金文二例承自甲骨文,上體作,從「处」,下體從囗,乃方國繁文從囗之例。戰國文字承自甲骨文,下體作夗。篆文承自戰國文字;古文下體從心,表示心性宛順。隸書、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说文解字注

 於阮切 頁碼:第 1362 頁,第 1 字   第 596 頁,第 9 字

屈艸自覆也。
段注  上文曰奥,宛也。宛之引伸義也。此曰屈艸自覆者,宛之本義也。引伸爲宛曲,宛轉。如《爾雅》宛中宛丘,《周禮》琬圭皆宛曲之義也。凡狀皃可見者皆曰宛然。如《魏風》傳曰宛辟皃,《唐風》傳曰宛死皃,《攷工記》注惌小孔皃皆是。宛與薀。薀與𩰪。聲義皆通。故《方言》曰宛蓄也,《禮記》曰兔爲宛脾,《春秋䋣露》曰鶴無宛氣皆是。
从宀。夗聲。
段注  夗,轉臥也。亦形聲包會意。於阮切。十四部。
宛或从心。
段注  函人爲甲。眡其鑽空。欲其惌也。鄭司農云:惌,小孔皃。惌讀爲宛彼北林之宛。【按】爲當作如。先鄭不云宛惌同字。許乃一之。

说文系传

 蔚遠反 頁碼:第 597 頁,第 3 字 

屈草自覆也。從宀夗聲。
宛或從怨。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