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體: 孌 |
部首:女 |
注音:ㄌㄨㄢˇ |
拼音:luǎn |
卷別:十二下 |
字形演变
說文籀文
說文‧女部
楷書
说文解字
力沇切 頁碼:第 414 頁,第 14 字 續 丁 孫𡡗 | 順也。从女𤔔聲。《詩》曰:「婉兮𡡗兮。」 |
孌 | 籒文𡡗。 |
附注 【按】《女部》又收孌字。段玉裁以為:「小篆之孌,為今戀字,訓慕;籀文之孌,為小篆之𡡗,訓順。形同義異。」
说文解字注
力沇切 頁碼:第 2472 頁,第 2 字 許 第 1075 頁,第 8 字 | 順也。 |
段注 《邶風傳》曰:孌,好皃。《齊風》傳曰:婉孌,少好皃。義與許互相足。段注 力沇切。十四部。段注 《齊風・甫田》:《曹風》𠋫人。 | 籒文𡡗。 |
段注 宋本如此。趙本,毛本刪之。因下文有孌慕也。不應複出。不知小篆之孌,爲今戀字。訓慕。籒文之孌,爲小篆之𡡗。訓順。形同義異。不嫌複見也。據全書之例。亦可𡡗後不重出。而於慕也之下益之云籒文以爲𡡗字。凡言古籒以爲某字者亦可附於某字之下。如艸篆下可出屮篆云古文艸。巧篆下可出丂篆云古文巧。其道一也。今《毛詩》作孌。正用籒文。
说文系传
蔞遣反 頁碼:第 971 頁,第 7 字 述 | 順也。從女𤔔聲。《詩》曰:「婉兮𡡗兮。」 |
| 籀文𡡗如此。 |
影印页码 ∇
汲古閣本:第 818 頁,第 11 字
陳昌治本:第 1042 頁,第 4 字
說文校箋:第 546 頁,第 19 字
說文考正:第 490 頁,第 16 字
說文今釋:第 1763 頁,第 2 字
說文約注:第 3052 頁,第 2 字
說文探原:第 6114 頁,第 2 字
說文集注:第 2622 頁,第 3 字
說文標整:第 326 頁,第 1 字
標注說文:第 524 頁,第 16 字
說文注箋:第 4327 頁,第 2 字
說文詁林:第 12116 頁 補遺
第 17840 頁
通訓定聲:第 3072 頁
說文義證:第 1081 頁 崇文
第 4321 頁
說文句讀:第 1783 頁
章授筆記:第 517 頁,第 1 字
古字詁林:第 九 冊,第 831 頁,第 4 字
古字釋要:第 1147 頁,第 11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