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鼓 9F13

 異體: 𡔷𪔐
部首 注音ㄍㄨˇ,ㄑㄧˋ
拼音ɡǔ, qì 卷別五上

字形演变


鼓觶(金)
商代晚期

乙6111(甲)

甲1164(甲)

佚106(甲)

大克鼎(金)
西周晚期

沇兒鎛(金)
春秋晚期

包2.95(楚)

信2.03(楚)

說文籀文

說文‧鼓部

老子乙前94下(隸)
西漢

武威醫簡54(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工戶切 頁碼:第 153 頁,第 5 字    異體: 𡔷

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从壴,支象其手擊之也。《周禮》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晉鼓皆兩面。凡鼓之屬皆从鼓。 字原
鉉注  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𪔐
籒文鼓从古聲。
蔣注  《世本》:夷作鼓。張澍稡《世本》集補注:夷,即黃帝次妃彤魚氏之子夷鼓。其名鼓,以其作鼓。附注  王筠句讀:「《釋名》:『鼓,廓也。張皮以冒之,其中空也。』案:許不云革樂也,似疏。」

白话版

,用皮包廓蒙覆的乐器。是春分时节的音乐,万物包廓着皮壳而出,所以叫做“”。字形采用“壴”作边旁,字形右边的“支”,像手持椎棒击的样子。《周礼》说分六种:雷有八面,灵有六面,路有四面,鼖、臯、晋都只有两面。 所有与相关的字,都采用“”作边旁。

解说版

甲骨文之,左上像鼓飾,中像有紋路的鼓面,下像鼓架;右上像有飾物的鼓槌,下從又,是「右手」的本字,在此取其引申義,作「擊」解,合而觀之,可會以擊鼓之意。另一形作,只是少了鼓面的紋路和槌上的飾物,不影響其音、義。金文二例,大抵承自甲文之形,應無可疑。戰國文字之最近金文第二例。篆文無疑繼自金文第二例。隸書改「」為皮,以表鼓面獸皮製成。楷書之鼓,貼近篆文之形,顯而易見。以上諸形,除隸書從壴、從皮,屬異文會意,餘自甲文至楷書之鼓,都由壴、又組合,再加有飾物的鼓槌而成。在六書中屬於會意附加實象。籀文增「古」為聲,則屬形聲。

说文解字注

 工戶切 頁碼:第 821 頁,第 1 字   第 364 頁,第 4 字𡔷

郭也。
段注  城𩫖字俗作郭。凡外障內曰郭。自內盛滿出外亦曰郭。郭廓正俗字。𡔷郭㬪韵。
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曰𡔷。
段注  《風俗通》全用此說。
从壴。
段注  𡔷必有𧇽也。
从屮又。屮象𠂹飾。又象其手擊之也。
段注  各本篆文作鼓。此十四字作从支,支象其手擊之也。今正。《弓部》弢下云:从弓,从屮又,屮垂飾。與𡔷同意。則𡔷之从屮憭然矣。弢𡔷皆从屮以象飾。一象弓衣之飾。一象𡔷𧇽之飾也。皆从又。一象手執之。一象手擊之也。夢英所書,郭氏《佩觿》皆作𡔷。是也。凡作鼓,作皷,作鼔者皆誤也。从屮从又。非从𠬢滑之𠬢。後人譌刪。弓衣之飾如紛綬是也。𡔷𧇽之飾如崇牙樹羽是也。工戸切。五部。
《周禮》六𡔷。靁𡔷八面。靈𡔷六面。路𡔷四面。鼖𡔷,皐𡔷,晉𡔷皆㒳面。
段注  六𡔷見《周禮》𡔷人。六面,四面,㒳面,鄭與此同。
凡𡔷之屬皆从𡔷。
𪔐
籒文𡔷。从古。

说文系传

 昆覩反 頁碼:第 369 頁,第 1 字 

郭也。春秋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從壴、支,象其手擊之也。《周禮》:「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臯鼓、晉鼓皆兩面。」凡鼓之屬,皆從鼓。
鍇注  臣鍇曰:「郭者,覆冐之意。又:鼓,木也,故為春。《周禮》:『鼓人掌教六鼓:以雷鼓鼓神祀;以靈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以鼖鼓鼓軍事;以鼛鼓鼓役事。」
籀文鼓從古。
鍇注  臣鍇曰:「古聲。」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