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逖 9016

 異體: 
部首 注音ㄊㄧˋ
拼音 卷別二下

字形演变


說文古文

說文‧辵部

楷書

说文解字

 他歷切 頁碼:第 55 頁,第 10 字   

遠也。从辵狄聲。
古文逖。

解说版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辵、狄聲;《說文》古文從辵、易聲。楷字同篆文。字從「辵」為義符,表示與行動有關;從「狄」或「易」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狄」字本義為「赤狄」,是古代一種邊疆民族;「易」字本義為「蜥易,蝘蜓,守宮也」,二字都和「逖」義無關,因此不兼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说文解字注

 他歷切 頁碼:第 297 頁,第 6 字   第 133 頁,第 10 字

遠也。
段注  《釋詁》:逷,遠也。【按】《集韵》云:《說文》引詩舍爾介逖。王伯厚〈詩〉攷因之。攷《大雅》作介狄。毛訓遠也。葢謂狄同逖。言叚借也。用逷蠻方。云逷,遠也。則言轉注也。《集韵》所據不足信。
从辵。狄聲。
段注  他歷切。十六部。
古文逖。
段注  《大雅》:用逷蠻方。《牧誓》:逷矣西土之人。郭樸注《爾雅》,顏之推觀我生賦,李善《文選注》引書皆作逷。衞包始改爲逖也。《左傳》古字後人多妄改。如襄十四年豈敢離逷用古文。僖卄八年糾逖王慝則用小篆。豈非改之不畫一乎。易狄同部。

说文系传

  頁碼:第 139 頁,第 8 字 

遠也。從辵狄聲。
鍇注  臣鍇按:《尚書》曰:「逖矣西土之人。」
古文逖。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