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往 5F80

 異體: 𢔎𢓸𨓹迬
部首 注音ㄨㄤˇ
拼音wǎnɡ 卷別二下

字形演变


鐵1.2(甲)

吳王光鑑(金)
春秋晚期

郭.老丙.4(楚)

郭.語4.2(楚)

說文古文

說文‧彳部

睡虎地簡32.4(隸)

老子乙250上(隸)
西漢

定縣竹簡52(隸)
西漢

石門頌(隸)
東漢

熹.易.萃(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于兩切 頁碼:第 56 頁,第 12 字   𢔎 異體: 𢓸往

之也。从彳𡉚聲。
𨓹 異體: 
古文从辵。
附注  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甲骨文从止,王聲。」

白话版

,去,到……去。字形采用“彳”作边旁,“”作声旁。,古文字形采用“辵”作边旁。

解说版

甲骨文從之()立於土()上,「(之)」像草生出地上的樣子,又立於「土」上,更增挺拔之意。金文增一「彳」形,而以初文「?()」為聲符。彳為道路,引申為行走、前進,作為形符,表示義與行走有關;?為草木叢生的樣子,引申而有趨進的意思,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戰國楚系文字或作「」,與金文同形;或作「」,下增一「止」而成「辵」。辵為行走,與彳同意。秦系文字則將「(?)」簡省「之()」形而作「」,為隸書、楷書字形之所本。篆文與金文同形,從彳、?聲。隸書一者據篆文隸定作「」,一者據秦系文字作「」,已不易看出草生地上的樣子了。《說文》另收有從辵的古文,則與戰國文字從辵之字同形。在六書中,甲骨文字形屬於異文會意,金文以後的字形,則屬於形聲兼會意。

说文解字注

 于兩切 頁碼:第 302 頁,第 2 字   第 135 頁,第 7 字

之也。从彳。𡉚聲。
段注  于兩切。十部。
古文。从辵。
段注  按左辵右𡴍。𡴍古文㞷也。《汗𥳑》云:𨓹,《尙書》往字。《甘泉賦》曰:𨓹𨓹離宮。般以相燭。

说文系传

 丈兩反 頁碼:第 142 頁,第 4 字 

之也。從彳𡉚聲。
鍇注  臣鍇曰:「𡉚,音皇。」
古文往從辵,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