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裘 88D8

 異體: 𧚍求
部首𧚍(裘) 注音ㄑㄧㄡˊ
拼音qiú 卷別八上

字形演变


前7.6.3(甲)

不壽簋(金)
西周早期

次卣(金)
西周中期

伯歸夆簋(金)
西周中期

廿七年衛簋(金)
西周中期

五祀衛鼎(金)
西周中期

曾22(楚)

說文古文

說文‧裘部

睡.日乙189(隸)

孫臏147(隸)
西漢

楷書

说文解字

 巨鳩切 頁碼:第 275 頁,第 4 字   𧚍 異體: 

皮衣也。从衣求聲。一曰象形,與衰同意。凡裘之屬皆从𧚍。 字原
古文省衣。
附注  徐鍇《繫傳》本作「古文求,此與裘意同」。【按】古以獸皮為衣。甲骨文像衣裘,毛在外。金文子象形字加聲符「又」字為其聲,再省形從衣,變為形聲字。後又更「又」從「求」。小篆本此形。附注  《說文新證》:「甲骨文象多足蟲,即𧒔、蛷的本字。《說文》以『求』為『裘』的古文,象皮裘。不可從。」

白话版

,皮衣。字形采用“衣”作边旁,采用“求”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字象形,造字思路与“衰”相同。所有与相关的 字,都采用“”作边旁。求,这是古文写法的“”,省去了“衣”。

解说版

甲骨文之,像毛茸茸的皮毛,屬合體象形。金文第一例,承自甲文之形,在衣中多了個「」,應是它的飾文;第二例,從衣、求聲。從衣以示為衣服,聲以表音,而本像毛衣之形,所以在此不僅表聲,兼示其義。戰國文字第一例,承自金文第二例,顯而易見,第二例則已隸化。篆文作,形體最為清楚。其從衣為形,以表衣服之義,而求聲則表音,兼示其義。字經隸書,體變作,稍失其形。楷書之形,則綜合隸書二形以定體。自金文第二例以下,除卻《說文》古文,都由衣為形,以兼義的求為聲,所以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古文純像毛衣之形,屬象形。

说文解字注

 巨鳩切 頁碼:第 1589 頁,第 1 字   第 696 頁,第 5 字

皮衣也。从衣。象形。
段注  各本作从衣求聲,一曰象形。淺人𡚶增之也。裘之制毛在外。故象毛文。
與衰同意。
段注  皆从衣而象其形也。巨鳩切。古音在一部。
凡𧚍之屬皆从𧚍。
古文𧚍。
段注  此本古文裘字。後加衣爲裘。而求專爲干請之用。亦猶加艸爲蓑。而衰爲等差之用也。求之加衣。葢不待小篆矣。

说文系传

 虔柔反 頁碼:第 684 頁,第 6 字 

皮衣也。從衣求聲。一曰象形,與衰同。凡裘之屬,皆從裘。
鍇注  臣鍇曰:「裘以獸皮毛作之,以助女工也。」
古文求。此與裘意同。
鍇注  臣鍇曰:「古象衣求形,後則加衣也。」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