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鹵 9E75
異體: | ||
部首:鹵 | 注音:ㄌㄨˇ | |
拼音:lǔ | 卷別:十二上 |
字形演变
後1.23.1(甲)
粹1585(甲)
免盤(金)
西周中期
說文‧鹵部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说文解字
郞古切 頁碼:第 395 頁,第 5 字 續 丁 孫鹵
附注 戴侗《六書故》:「鹵,內象鹽,外象盛鹵器,與卣同。」
白话版
鹵,西方的盐鹹地。字形采用省略了“米”字的“鹵”作边旁,里面的“米”像盐粒的形状。安定郡有一个县叫“鹵县”。东方叫盐鹹 地叫“”,西方则叫作“鹵”。所有与鹵相关的字,都采用“鹵”作边旁。
解说版
甲骨文、二例,外像鳥巢、內像鹽粒之形。以鳥巢為形,是取義《說文》所謂「日在西方而鳥棲」,故引申為西方之西。復在巢內增以鹽粒,正可表西方鹹地的意思。金文之,承自甲文之形,甚為明顯。篆文作,其中的卤是「」字的籀文。隸定為「西」。、卤都上像鳥形,下像巢形,取義和甲文相同,作西方解。卤內增以鹽粒,適可表西方鹹地之義。鹵由象形卤加實象鹽粒而成。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说文解字注
郞古切 頁碼:第 2341 頁,第 1 字 許 第 1018 頁,第 1 字
段注 省字衍。此承上文《㢴部》从㢴之籒文也。謂卤也。
段注 大徐本無囗。小徐譌作𡇒。凡旣从某而又象其形,謂之合體之象形。多不成字。其成字者,則會意也。轉寫者以其不成字而刪之。致文理不可讀。皆當依此補之。合體象形,有半成字不成字者。如鹵从卤,而又以囗象之是也。有㒳不成字者。如㢴以弓象鳥,以囪象巢是也。鹵郎古切。五部。
段注 《地理志》:安定郡鹵縣。
段注 《禹貢》:靑州,海濱廣厈。謂東方也。安定有鹵縣,謂西方也。大史公曰:山東食海鹽。山西食鹽鹵。然對文則分析。𢽳文則不拘。鹹地僅產鹽。引申之,《春秋經》大原亦曰大鹵。《釋名》:地不生物曰鹵。
说文系传
勒古反 頁碼:第 930 頁,第 6 字 述
鍇注 臣鍇按:《史記》曰:「大抵東方食鹽㡿,西方食鹽鹵。」《春秋左傳》:「晉有大鹵之地。」安定在晉也。《爾雅》注:「齊有海濱廣斥也。」又,河東解縣鹽池有印鹽,方如印齒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