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虛 865B

 異體: 𧆳虗虚
部首丠(丘) 注音ㄒㄩ
拼音 卷別八上

字形演变


郭.老甲.24(楚)

說文‧丘部

睡.日乙89(隸)

老子甲102(隸)
西漢

西陲簡54.13(隸)
西漢

華山廟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丘如切、朽居切 頁碼:第 268 頁,第 3 字   𧆳 異體: 虗虛虚

大丘也。崐崘丘謂之崐崘虛。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从丠虍聲。
鉉注  臣鉉等曰:今俗別作墟,非是。附注  【按】丘,篆文像穴居兩側有孔之形;以後建造簡單房屋,上面蒙以獸皮作屋頂。

白话版

,大山丘。崐仑丘也被称为崐仑虛。古代的行政区划法是,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也叫作“虛”。 字形采用“丘”作边旁,“虍”作声旁。

解说版

始見於戰國文字,與篆文構形相同,都是從丘、虍聲。新蔡葛陵楚簡所從之「虍」,上像老虎張開巨口,下作人形,此為戰國楚文字常見偏旁寫法。而在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的「虛」字,所從的「虍」、「丘」的寫法,已和篆文沒有差別。《說文‧丘部》:「虛,大丘也。」丘本指小土山,在此作為形符表義,「虍」即「虎」,從虎之字,多含有「大」的意思,在此表示音讀,兼表「大」的意思,本義為大的土山。因借用為虛空、虛假、謙遜等意思,轉注為從「土」從「虛」的「墟」,以保留「土山」的本義。所從之「丘」,楷書隸變作「丠」,再楷化為「」,教育部以「虛」為正字,以「虚」為異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虚」。

说文解字注

 邱如切、朽居切 頁碼:第 1544 頁,第 2 字   第 677 頁,第 6 字

大丠也。昆侖丠謂之昆侖虚。
段注  昆侖丘,丘之至大者也。《釋水》曰:河出昆侖虚。《海內西經》曰:海內昆侖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卽《西山經》昆侖之丘。實惟帝之下都也。《水部》曰:泑津在昆侖虚下。【按】虚者,今之墟字。猶昆侖今之崐崘字也。虚本謂大丘。大則空曠。故引伸之爲空虚。如魯,少皞之虚。衛,顓頊之虚。陳,大皞之虚。鄭,祝融之虚。皆本帝都。故謂之虚。又引伸之爲凡不實之稱。《邶風》:其虚其邪。毛曰:虚,虚也。謂此虚字乃謂空虚。非丘虚也。一字有數義數音。則訓詁有此例。如許書巳,巳也。謂此辰巳之字。其義爲巳甚也。虚訓空。故丘亦訓空。如《漢書》丘亭是。自學者䍐能會通。乃分用墟虚字。別休居邱於二切。而虚之本義廢矣。
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丠。丠謂之虗。
段注  此又引《小司徒》職文。言丘亦名虗。皆說虗篆从丘之意也。丘虚語之轉。《易・𦫵》九三。𦫵虚邑。馬云:虚,丘也。虚猶聚也,居也。引伸爲虚落。今作墟。《庸風》:𦫵彼虗矣。傳曰:虚,漕虚也。
从丠。虍聲。
段注  邱如切。又朽居切。五部。

说文系传

 忻余反 頁碼:第 667 頁,第 5 字 

大丘也。崑崙丘謂之崑崙虛。古者,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丘謂之虛。從丘虍聲。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