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疾 75BE

 異體: 𤕺𤕼𤶥𥏴𥐃
部首𤕫(疒) 注音ㄐㄧˊ
拼音 卷別七下

字形演变


乙383(甲)

後2.35.2(甲)

粹1568(甲)

毛公鼎(金)
西周晚期

十三年上官鼎(金)
戰國晚期

包2.123(楚)

包2.236(楚)

包2.221(楚)

天卜(楚)

天策(楚)

說文古文

說文籀文

說文‧疒部

睡虎地簡10.17(隸)

泰山刻石(篆)

春秋事語58(隸)
西漢

定縣竹簡52(隸)
西漢

尹宙碑(隸)
東漢

武榮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秦悉切 頁碼:第 245 頁,第 12 字   𤕺 異體: 

病也。从𤕫矢聲。
𤕼 異體: 𤶥
古文疾。
𥏴 異體: 𥐃
籀文疾。
附注  王國維《觀堂集林・毛公鼎銘考釋》:「疾之本字,象人亦下箸矢形,古多戰事,人箸矢則疾矣。」

白话版

,小病。字形采用“疒”作边旁,采用“矢”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这是籀文写法的“”。

解说版

甲骨文字形或作「」,像人躺在床上出汗的樣子,以示疾病之義;又或作「」,從大、從矢。「大」為人,字像矢射腋下,以示受傷之意。金文或作「」,與甲骨文同形,亦像矢射腋下之意。金文又或作「」,從疒、從矢。「疒」為病人依靠床上的樣子,引申為病痛;矢在床上,隱含人受箭傷之意。此字形則為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之所本。《說文》另收有古文、籀文二形。古文之形構也是從疒()、從矢,實與篆文同形;籀文字形則與「智」之篆文「」、古文「」同形,恐是後人誤廁於此。在六書中,除甲骨文「」形屬於會意附加實像外,其餘字形皆屬於異文會意。

说文解字注

 秦悉切 頁碼:第 1390 頁,第 1 字   第 608 頁,第 6 字

病也。
段注  析言之則病爲疾加。渾言之則疾亦病也。【按】經傳多訓爲急也。速也。此引伸之義。如病之來多無期無迹也。《止部》曰:疌,疾也。
从𤕫。矢聲。
段注  矢能傷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會意。聲字疑衍。秦悉切。十二部。
籒文疾。
段注  从廿者,古文疾也。从𥎿者𥏼省也。
古文。
段注  各本篆體作𤶅。是仍與小篆無異。今正。攷𥩓篆下曰:廿,古文疾。童篆下曰:廿,古文以爲疾。此廿爲古文疾之明證。而《集韵》《類篇》皆曰:廿,古文疾。𥏴,籒文疾。此丁度所見不誤之明證也。其曰籒文作𥏴又作𤖏者,乃當其時巳有誤本同今本。而因倂入之,又譌古爲籒也。

说文系传

 慈悉反 頁碼:第 608 頁,第 3 字 

病也。從疒矢聲。
籀文疾。
鍇注  臣鍇曰:「病來急,故從矢。矢,急疾也。」
古文疾。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