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虙 8659
異體: | ||
部首:虍 | 注音:ㄈㄨˊ | |
拼音:fú | 卷別:五上 |
字形演变
說文‧虍部
楷書
说文解字
房六切 頁碼:第 155 頁,第 9 字 續 丁 孫虙虎皃。从虍必聲。
说文解字注
房六切 頁碼:第 834 頁,第 1 字 許 第 370 頁,第 1 字
段注 古伏羲字作虙。《五經文字》引《論語・釋文》云:宓子賤姓虙。文字譌舛。轉而爲宓。故濟南伏生稱子賤之後也。虎皃。
段注 房六切。【按】古音在十二部。讀如密。《顏氏家訓》云:張揖,孟康皆云虙伏古今字。而皇甫謐《帝王世紀》云:伏羲或謂之宓羲。案諸經,史,緯,𠊱。遂無宓羲之號。虙宓二字下俱爲必。是以誤耳。孔子弟子虙子賤。卽虙羲之後。俗字亦爲宓。今兖州永昌郡城東門子賤碑。漢世所立。云濟南伏生卽子賤之後。是虙之與伏古來通字。誤以爲宓。較可知矣。顏語謂虙音房六切。與伏音同。而宓音綿一切。與虙音殊。故謂宓羲宓子賤皆誤字。不知虙宓古音正同。故虙羲或作宓羲。其爲伏羲者。如《毛詩》苾字,《韓詩》作馥。語之轉也。宓子賤之當爲虙子賤。則出黃門肊測。而陸氏《釋文》,張氏《五經文字》從之。葢古未有作虙子賤者。若論其同从必聲。則作虙子賤亦無不可。从虍。必聲。
说文系传
伐六反 頁碼:第 374 頁,第 1 字 述
鍇注 臣鍇曰:「古者或用為伏羲之伏字,又洛水之神曰虙妃,一云虙羲氏之女也。今人音為宓妃,誤矣。」虎皃也。從虍必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