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胞 80DE

 異體: 
部首 注音ㄅㄠ,ㄅㄠ
拼音bāo, bāo 卷別九上

字形演变


說文‧包部

楷書

说文解字

 匹交切 頁碼:第 302 頁,第 15 字   

兒生裹也。从𠕎从包。
附注  徐灝注箋:「胞即包字,从包加肉旁。」

白话版

,婴儿生在其中的娘胎。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包”作声旁。

解说版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肉、包,包亦聲。從「肉」,表示與人或動物有關;「包」表示音讀,也兼有包裹的意思。隸書、楷書都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说文解字注

 匹交切 頁碼:第 1734 頁,第 1 字   第 759 頁,第 1 字

兒生裹也。
段注  包謂母腹。胞謂胎衣。《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箋云:今我獨不得父皮膚之氣乎。獨不處母之胞胎乎。《釋文》胞音包。今俗語同胞是也。其借爲脬字,則讀匹交切。脬者,旁光也。腹中水府也。
从肉包。
段注  包子之肉也。不入《肉部》者,重包也。包亦聲。匹交切。古音在三部。

说文系传

 浦包反 頁碼:第 733 頁,第 1 字 

兒生裹也。從肉、包。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