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繩 7E69

 異體: 
部首糸(糹) 注音ㄕㄥˊ
拼音shénɡ 卷別十三上

字形演变


包牘1(楚)

說文‧糸部

五十二病方243(隸)

老子甲後354(隸)
西漢

孫臏22(隸)
西漢

居延簡甲77(隸)
西漢

袁博殘碑(隸)
東漢

夏承碑(隸)
東漢

流沙簡.屯戍6.7(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食陵切 頁碼:第 437 頁,第 11 字   

索也。从糸,蠅省聲。

白话版

,麻索。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省略了“虫”的“蠅”作声旁。

解说版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左像糸,右像黽。篆文從糸、蠅省聲。從「糸」,指絲索;「蠅」表示音讀。隸書、楷書都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说文解字注

 食陵切 頁碼:第 2626 頁,第 3 字   第 1143 頁,第 1 字

索也。
段注  索下云:繩也。艸有莖葉,可作繩索也。故从𡵬糸。繩可以縣,可以束,可以爲閑。故《釋訓》曰:兢兢,繩繩,戒也。《周南》傳曰:繩繩,戒愼也。
从糸。蠅省聲。
段注  食陵切。蠅字入《黽部》者,謂其虫大腹如黽類也。故蠅以黽會意。不以黽形聲。繩爲蠅省聲。故同在古音弟六部。黽則古音如芒。在弟十部。

说文系传

 食陵切 頁碼:第 1016 頁,第 8 字 

索也。從糸,蠅省聲。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