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篆 7BC6
異體: 篆 | ||
部首:竹 | 注音:ㄓㄨㄢˋ | |
拼音:zhuàn | 卷別:五上 |
字形演变
說文‧竹部
趙寬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持兖切 頁碼:第 142 頁,第 14 字 續 丁 孫篆 異體: 篆引書也。从竹彖聲。
白话版
篆,运笔书写。字形采用“竹”作边旁,“彖”是声旁。
解说版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竹、彖(ㄊㄨㄢˋ tuàn)聲。從「竹」,指竹簡、簡冊;「彖」表示音讀。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说文解字注
特兖切 頁碼:第 758 頁,第 1 字 許 第 338 頁,第 3 字
段注 引書者,引筆而箸於竹帛也。因之李斯所作曰篆書。而謂史籒所作曰大篆。旣又謂篆書曰小篆。其字之本義爲引書。如彫刻圭璧曰瑑。《周禮》注。五采畫轂約謂之夏篆。引書也。
段注 特兖切。十五部。从竹。彖聲。
说文系传
直選反 頁碼:第 343 頁,第 4 字 述
鍇注 臣鍇曰:「篆書著於竹;竹,箋簡也。」引書也。從竹彖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