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祇 7947

 異體: 
部首 注音ㄑㄧˊ,ㄔˊ
拼音qí, chí 卷別一上

字形演变


者尸鎛(金)
戰國早期

說文‧示部

武梁祠畫象題字(隸)
東漢

晉祀后土殘碑(隸)

楷書

说文解字

 巨支切 頁碼:第 3 頁,第 9 字   

地祇,提出萬物者也。从示氏聲。

说文解字注

 巨支切 頁碼:第 10 頁,第 4 字   第 4 頁,第 13 字

地祇提出萬物者也。
段注  地祇提三字同在古音第十六部。地本在十七部。而多轉入十六部用。
从示。氏聲。
段注  巨支切。古音十六部。凡假借必取諸同部。如《周易》无祇悔。《釋文》云:祇,辭也。馬同,音之是反。此讀祇爲語辭,適也。《五經文字》《廣韵》作衹者是也。又云:鄭云病也。此讀祇爲疧。與《何人斯》同也。又云:王肅作禔,時支反。陸云安也。九家本作㩼字,音支。韓伯祁支反,云大也。音讀皆在第十六部。通志堂刻作无祗悔,則誤。  又祇旣平。唐石經作衹。《釋文》云:京作禔,《說文》同,音支。又上支反,安也。其讀亦皆在十六部。又云:鄭云當爲坻,小𠀌也。此則改爲第十五部字。古人云當爲者皆是改其形誤之字。云當爲者,以音近之字易之。云讀如者,以同音之字擬之。此云當爲,則鄭謂祇爲字之誤也。  《五經文字・衣部》曰:衹,止移切,適也。《廣韵》五支曰:衹,章移切,適也。唐石經衹旣平。《左傳》衹見疏也。詩衹攪我心。詩,《論語》亦衹以異。字皆从衣。正用張參《字㨾》。而張參以前顏師古注《竇嬰傳》曰衹適也,音支。其字从衣。豈師古太宗朝刊定經籍皆用此說歟。宋《類篇》則衹祇皆云適也。不畫一。《韵會》則从示之祇訓適也。近日《經典》訓適者皆不从衣。與唐不合。

说文系传

 巨支切 頁碼:第 11 頁,第 1 字 

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從示氏聲。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