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熬 71AC
異體: 𤎅𤏺𪍾䵅𪍮 | ||
部首:火 | 注音:ㄠˊ,ㄠ | |
拼音:áo, āo | 卷別:十上 |
字形演变
兮熬壺(金)
西周晚期
包2.257(楚)
說文‧火部
說文或體
一號墓木牌18(隸)
西漢
長沙砂子塘西漢墓木封泥匣(隸)
西漢
楷書
说文解字
五牢切 頁碼:第 335 頁,第 25 字 續 丁 孫𤎅 異體: 𤏺熬
𪍾 異體: 䵅𪍮乾煎也。从火𢾍聲。𤎅或从麥。
白话版
熬,干煎。字形采用“火”作边旁,“敖”是声旁。
解说版
金文上從敖,下從火。篆文從火、敖聲。從火,指用火煮;「敖」表示音讀。以火將穀物煮乾,所以另外有一個或體字從麥、敖聲。楷書將篆文下方的「火」變成四點。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
说文解字注
五牢切 頁碼:第 1927 頁,第 6 字 許 第 842 頁,第 4 字
段注 《方言》:𤎅,火乾也。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𤎅。乾𤋎也。
段注 五牢切。二部。从火。敖聲。𤎅或从麥作。
说文系传
顏叨反 頁碼:第 800 頁,第 5 字 述乾煎也。從火敖聲。熬或從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