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比 6BD4

 異體: 
部首 注音ㄅㄧˇ,ㄅㄧˋ
拼音bǐ, bì 卷別八上

字形演变


京津1266(甲)

比器(金)
西周早期

𩰬比盨(金)
西周晚期

𩰬攸從鼎(金)
西周晚期

諶鼎(金)
西周晚期

包2.253(楚)

說文古文

說文‧比部

睡.秦21(隸)

睡虎地簡24.27(隸)

武威簡.士相見14(隸)
西漢

史晨碑(隸)
東漢

魯峻碑(隸)
東漢

熹.春秋.昭十三年(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毗至切 頁碼:第 267 頁,第 13 字   

密也。二人爲从,反从爲比。凡比之屬皆从比。 字原
古文比。
蔣注  王筠《說文釋例・彣飾》(p485):比之古文,案當作芘,故《玉篇》作芘。若如今形,無緣作芘也。仍是比字,加兩畫耳。如㕛字古文,蓋仍是兩又,分重竝耳,加兩畫以爲飾也。《集韻》比之古文作夶,知所據《說文》同今本,卽知《玉篇》所據之不同矣。附注  段玉裁注:「(夶)蓋从二『大』也,二大者,二人也。」孫海波《甲骨文編》卷八:「卜辭比从一字。」

白话版

,相从密切。两人相随构成“从”字,反写“从”字遂成“”。所有与相关的字,都采用“”作边旁。夶,这是古文写法的 “”字。

解说版

甲骨文之,像二人屈體相暱,會以夫妻耦合之意(《文字析義》,P.15)。金文二例,與甲文之形方向相反,不影響其音、義。戰國文字二例,承自金文之形,甚為明顯。篆文分別將二人之手拖長,不免失形。隸書二例:一承自篆文,二人之手不和身長相等,一則訛變作,楷書則沿之以定體,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以上諸形,都由二個人字構成,又和人字沒聲音關係,所以在六書中屬於同文會意。《說文》古文以兩個(大)構形,而大之本義是人,所以之構形,和「比」同意,也屬同文會意。

说文解字注

 毗切 頁碼:第 1542 頁,第 1 字   第 676 頁,第 5 字

密也。
段注  今韵平上去入四聲皆錄此字。要宻義足以括之。其本義謂相親密也。餘義俌也,及也,次也,校也,例也,類也,頻也,擇善而從之也,阿黨也。皆其所引伸。許書無篦字。古衹作比。見《蒼頡篇》《釋名》《漢書・匈奴傳》。《周禮》或叚比爲庀。
二人爲从。反从爲比。
段注  猶反人爲匕也。毗二切。【按】四聲俱收。其義本一。其音強分耳。唐人詩多讀入聲者。十五部。
凡此之屬皆从比。
古文比。
段注  按葢从二大也。二大者,二人也。

说文系传

 並止反 頁碼:第 666 頁,第 3 字 

密也。二人為从,反从為比。凡比之屬,皆從比。
鍇注  臣鍇曰:「相與,周密也。《國語》司馬侯曰:『罔與比而事吾君矣。』又曰:『君子亦比乎。』」
古文比。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