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槁 69C1

 異體: 
部首 注音ㄍㄠˇ,ㄎㄠˋ
拼音ɡǎo, kào 卷別六上

字形演变


拾5.13(甲)

廿三年槀朝鼎(金)
戰國晚期

郭.成.30(楚)

說文‧木部

春秋事語80(隸)
西漢

老子乙214上(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楷書

说文解字

 苦浩切 頁碼:第 186 頁,第 3 字    異體: 

木枯也。从木高聲。

说文解字注

 苦浩切 頁碼:第 1005 頁,第 1 字   第 443 頁,第 3 字

木枯也。
段注  枯槀,禾稾字古皆高在上。今字高在右。非也。凡潤其枯槀曰槀。如慰其勞苦曰勞。以膏潤物曰膏。尚書槀飫。《周禮》槀人。小行人若國師役則令槀禬之。義皆如是。鄭司農以漢字通之。於槀人曰:槀讀爲犒師之犒。主宂食者,故謂之犒。於小行人曰:槀當爲犒。謂犒師也。葢漢時盛行犒字。故大鄭以今字易古字。此漢人釋經之法也。《左傳》《國語》皆有犒字。《左傳》服注曰:以師枯槀。故饋之飲食。韋注《國語》曰:犒,勞也。計左,國皆本作槀。今本作犒者。亦漢人所改。如《牛人》。軍事共其犒牛。此必後鄭從大鄭所易也。小行人經文從大鄭易爲犒,而注之曰:故書犒作槀。今本則譌舛難讀矣。何注《公羊》曰,牛酒曰犒。高注《淮南》曰:酒肉曰餉。牛羊曰犒。漢㡿彰長碑又作勞𨢓。許不錄犒𨢓字者。許以槀爲正字。不取俗字也。
從木。高聲。
段注  苦浩切。二部。《鄭箋》詩讀橋爲槀。

说文系传

 刻保反 頁碼:第 444 頁,第 9 字 

木枯也。從木高聲。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