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振 632F

 異體: 
部首 注音ㄓㄣˋ
拼音zhèn 卷別十二上

字形演变


佚971(甲)

禽簋(金)
西周早期

說文‧手部

孫臏284(隸)
西漢

熹.詩.校記(隸)
東漢

晉辟雍碑陰(隸)
西晉

楷書

说文解字

 章刃切 頁碼:第 404 頁,第 22 字   

舉救也。从手辰聲。一曰奮也。
附注  邵瑛羣經正字:「案:此即俗賑濟之本字。」

白话版

,托举救援陷落者。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辰”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是“奋起”的意思。

解说版

甲骨文從辵、䢅聲,或以為即「振」字。篆文從手、辰聲。隸書、楷書同篆文。「振」從「手」為義符,表示是手部的動作;從「辰」為聲符,有兼義的功能,依《說文》,「辰」字的本義為「震也」,引申有「動、起」的意思,「振」的「救濟、救助、奮發、震撼」也都有「動、起」的意思,二者含義接近,因此「振」從「辰」聲有兼義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说文解字注

 章刃切 頁碼:第 2412 頁,第 2 字   第 1048 頁,第 3 字

舉救之也。
段注  之字依《韵會》補。諸史籍所云振給,振貣是其義也。凡振濟當作此字。俗作賑,非也。《匡謬正俗》言之詳矣。
从手。辰聲。
段注  章刃切。十三部。
一曰奮也。
段注  此義則與震略同。《采芑》傳曰:入曰振旅。振鷺傳曰:振振,羣飛皃。《七月》傳曰:沙雞羽成而振訊之。皆此義。麟止,殷其雷傳曰:振振,信厚也。則此義之引申。葢未有不信厚而能奮者。

说文系传

 章信反 頁碼:第 951 頁,第 6 字 

舉救也。從手辰聲。一曰奮也。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