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增 589E

 異體: 
部首 注音ㄗㄥ
拼音zēnɡ 卷別十三下

字形演变


輔師𠭰簋(金)
西周晚期

九.56.50(楚)

說文‧土部

睡虎地簡11.24(隸)

縱橫家書49(隸)
西漢

魏王基殘碑(隸)
曹魏

楷書

说文解字

 作滕切 頁碼:第 454 頁,第 37 字   

益也。从土曾聲。
附注  王筠句讀:「『曾』下雖云『詞之舒也』,而『會』下則曰:『曾益也。』知增即曾之分別文。」

白话版

,添加。字形采用“土”作边旁,“曾”是声旁。

解说版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金文用「曾」為「增」,用例見於〈輔師?簋〉。楷書則本於篆文。《說文‧土部》:「增,益也。从土、曾聲。」「曾」為「甑」之初文,像甑之形。甑不單用,須架於釜鬲之上,方可蒸食(參「曾」字條)。故從「曾」之字,多有「增高」之義。「增」本作「曾」,後來假借為語氣詞,表示「乃」、「竟」等意思,轉注為從「土」、「曾」聲的「增」字,保留其本義。「增」字從土,表示與土地地形相關;從曾,表示音讀,兼表增高之義,本義為添加、增益。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说文解字注

 作滕切 頁碼:第 2755 頁,第 3 字   第 1198 頁,第 1 字

益也。
段注  益者,饒也。會下曰:曾,益也。是可叚曾爲之。
从土。曾聲。
段注  作滕切。六部。

说文系传

 走稜反 頁碼:第 1049 頁,第 7 字 

益也。從土曽聲。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