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國 570B

 異體: 
部首 注音ㄍㄨㄛˊ
拼音ɡuó 卷別六下

字形演变


保卣(金)
西周早期

彔戈冬卣(金)
西周中期

宗婦昔甹兄女鼎(金)
春秋早期

國差𦉜(金)
春秋

曾174(楚)

新甲3.285(楚)

帛乙4.21(楚)

說文‧囗部

老子甲46(隸)
西漢

史晨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古惑切 頁碼:第 202 頁,第 16 字   

邦也。从囗从或。
蔣注  武則天新造字:圀。附注  高鴻縉《中國字例》:「國之初字,从囗,一為地區之通象,合之為有疆界之地區之意為通象,故為象意而屬指事符;益之以戈聲,故為指事符加聲之形聲字。周時借用為或然之或,乃加囗(即圍字)為意符作國……徐灝曰:『邦謂之國,封疆之界謂之域,古但以或字為之。』是也。」附注  《說文新證》:「國,域也。『國』的初文為『或』,彔卣以下或加囗、或加匚、或加𠃊,都是表示區域的義符。」

白话版

,诸候受封之地。字形采用“囗、或”会义。

解说版

甲骨文從戈、從囗。戈為武器,引申為武力、部隊;囗本為包圍,在此指土地。二者相合表示以武力保衛土地。金文有的作「」,也是從戈從囗的字形,只是在囗中多加黑點作飾筆,而囗下多加「一」,也表示土地之意。其次,金文也有作「」或「」,所加的「」、「」都是表示區域的義符。戰國文字作加「」的形體,而篆文、隸書、楷書則作加「」的字形。甲骨文及金文的「」,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而作「國」字者,從囗、或聲,在六書中則屬於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国」。

说文解字注

 古惑切 頁碼:第 1107 頁,第 2 字   第 489 頁,第 1 字

邦也。
段注  《邑部》曰:邦,國也。【按】邦國互訓。渾言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析言之也。
从囗。从或。
段注  《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國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一部。

说文系传

 古或反 頁碼:第 497 頁,第 2 字 

邦也。從囗或聲。
鍇注  臣鍇曰:「囗,其疆境也。或亦域字。」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