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商 5546
異體: 𡃬𠿧𠾃𠹧𡅟𡄚𥫐 | ||
部首:㕯 | 注音:ㄕㄤ | |
拼音:shānɡ | 卷別:三上 |
字形演变
河687(甲)
甲2416(甲)
佚518背(甲)
商婦甗(金)
商代晚期
木甘𤔲土簋(金)
西周早期
大大作父乙尊(金)
西周早期
秦公鎛(金)
春秋早期
曾侯乙鐘(金)
戰國早期
雨21.2(楚)
說文古文
說文古文
說文籀文
說文‧㕯部
睡.日甲145(隸)
秦
縱橫家書55(隸)
西漢
老子乙前155上(隸)
西漢
北海相景君銘(隸)
東漢
華山廟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式陽切 頁碼:第 67 頁,第 4 字 續 丁 孫商
𡃬 異體: 𠿧从外知內也。从㕯,章省聲。
𠾃 異體: 𠹧古文商。
𡅟 異體: 𡄚𥫐亦古文商。
附注 《說文新證》:「甲骨文从辛在丙上,裁制可能是本義,商量是引申義。後來應該是作為國邑名,於是在下方加『口』形。朱芳圃以為『商』的本義是『商星』,甲骨文及金文或从晶(星的本字)商聲,可能是『商』星的專字。」籒文商。
白话版
商,从外部推知内部情况。字形采用“”作边旁,用省略了“早”的“章”作声旁。
解说版
甲骨文字形從辛、從。從辛,「辛」與「䇂」為一字的分化,表古人執行肉刑的曲刀,凡從辛、䇂的字形,多與犯罪相關;從「」,或以為「丙」字,或以為「穴」字、或以為「內」字,尚無定論。從辛從,表示與商議罪刑相關。金文後來假借為國名「殷商」,又加「囗」形而分化為「商」字,金文、戰國文字、篆文、隸書與楷書大抵承此而來。又假借為星宿名,金文於辛字左右加上○字,以示星星;戰國文字又於「商」字上加上三個○表示星形。《說文》古文承金文字形,或從「二個○」,或從「二個日」,以示星星。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说文解字注
式陽切 頁碼:第 349 頁,第 3 字 許 第 157 頁,第 5 字
段注 《漢・律曆志》云:商之爲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白虎通》說商賈云:商之爲言章也。章其遠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謂之商也。【按】《粊誓》我,商賚女。徐仙民音章。此古音也。從外知內,了了章箸曰商。今式陽切。十部。從外知內也。从㕯。章省聲。古文商。亦古文商。籒文商。
说文系传
式陽反 頁碼:第 169 頁,第 3 字 述
鍇注 臣鍇曰:「商略之也,以內知外,言不出也。」從外知內也。從㕯,章省聲。古文商。亦古文同。籀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