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同 540C

 異體: 
部首𠔼 注音ㄊㄨㄥˊ
拼音tónɡ 卷別七下

字形演变


後2.10.2(甲)

沈子它簋蓋(金)
西周早期

同𠂤簋(金)
西周中期

元年師兌簋(金)
西周晚期

散氏盤(金)
西周晚期

中山王昔壺(金)
戰國晚期

包2.126(楚)

說文‧𠔼部

睡虎地簡23.17(隸)

老子甲38(隸)
西漢

西陲簡39.3(隸)
西漢

曹全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徒紅切 頁碼:第 249 頁,第 2 字   

合會也。从𠔼从口。
鉉注  臣鉉等曰:同,爵名也。《周書》曰:「太保受同嚌。」故从口。《史籀》亦从口。李陽冰云:「从口,非是。」附注  【按】甲骨文、金文「同」字從「凡」,不從「𠔼」。附注  《說文新證》:「甲骨文从凡、从口,凡為抬槃、肩輿類工具,一定要二人以上才能抬得動,加口以示同心協力之意。」

白话版

,会合。字形采用“、口”会义。

解说版

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字形都從口,用以發聲吆喝指揮,以會聚眾人的力量;為凡字,像所抬起的抬槃。篆文訛變為「从?口」,?的本義為重重覆蓋,無法會出會合、聚集的意思。隸書、楷書相承篆文而來。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说文解字注

 陡紅切 頁碼:第 1412 頁,第 1 字   第 618 頁,第 3 字

合會也。从𠔼口。
段注  口皆在所覆之下。是同之意也。徒紅切。九部。

说文系传

 直東反 頁碼:第 619 頁,第 1 字 

合會也。從𠔼、口。
鍇注  臣鍇曰:「從口者,言化同而後心同,然後不謀同辭也。《尚書》曰:『同寅恊恭。』」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