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右 53F3

 異體: 𠮢
部首 注音ㄧㄡˋ
拼音yòu 卷別二上

字形演变


鐵7.4(甲)

夨令方彝(金)
西周早期

班簋(金)
西周早期

包2.133(楚)

曾39(楚)

說文‧又部

睡.封21(隸)

老子甲91(隸)
西漢

縱橫家書156(隸)
西漢

定縣竹簡26(隸)
西漢

桼言之始鏡二(隸)
東漢

衡方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于救切 頁碼:第 42 頁,第 27 字   𠮢 異體: 

助也。从口从又。
鉉注  徐鍇曰:「言不足以左,復手助之。」附注  段玉裁注:「又者,手也。手不足以口助之,故曰助也。今人以左右為𠂇又字,則又製佐佑為左右字。」附注  《說文新證》:「『右』是『又』的分化字,所以甲骨文只有『又』,未見『右』。周代以後加分化符號『口』,分化出『佑助』義的『右』字,其後又以『右』當『𠂇右』義用,於是又加『人』旁作『佑』。」

白话版

,用口声援、用手相助。字形采用“口、又”会义。

解说版

金文字形從口、又聲,以會手口相助之意。戰國文字、篆文、隸書皆承金文字形而來。楷書筆畫整齊化之後,字形改為從口、?(左手)。甲骨文以又字兼表佑助之意,金文始分化出「手口相助」的右字。後來右字又借為左右之右,才轉注為「從人、右聲」的佑字。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说文解字注

 于救切 頁碼:第 231 頁,第 4 字   第 102 頁,第 10 字

助也。从口又。
段注  又者手也。手不足。以口助之。故曰助也。今人以左右爲𠂇又字。則又製佐佑爲左右字。于救切。古音在一部。

说文系传

 延九反 頁碼:第 108 頁,第 13 字 

助也。從口又聲。
鍇注  臣鍇曰:「言不足以佐,又手助之。《詩》曰:『匪面命之。』言示之事,匪口誨之,言提其耳。會意。」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