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冒 5192

 異體: 𠕬
部首 注音ㄇㄠˋ
拼音mào 卷別七下

字形演变


九年衛鼎(金)
西周中期

包2.131(楚)

仰25.11(楚)

包2.259(楚)

說文古文

說文‧冃部

睡虎地簡18.148(隸)

漢印徵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耿勳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莫報切 頁碼:第 249 頁,第 10 字   

冡而前也。从冃从目。
𠕬
古文冒。
附注  徐灝注箋:「冒,即古帽字。冃之形略,故从目作冒。引申為冡冒之義,後為引申義所專,又从巾作帽,皆相承增偏旁也。」

白话版

,蒙覆着眼睛前进。字形采用“冃、目”会义。,这是古文写法的“”字。

解说版

金文的「冒」字,下邊是表示眼睛的「目」字,上邊是覆蓋的「帽子」。這頂帽子遮住了頭髮與額頭,只露出眼睛以下的部分,因此從「目」;上邊從「冃」,就是今日使用的「帽」字。金文的字形演變到戰國文字後,「冃」中間的「點」拉長成兩邊下垂的筆畫,以表達帽子旁邊下垂的綁帶,並為篆文所繼承,只不過兩邊下垂的筆畫不與中間橫畫連結,而直接形成覆蓋的「冂」字形。楷書與篆文沒有很大的差別,僅是筆畫的長短不同罷了。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说文解字注

 目報切 頁碼:第 1415 頁,第 1 字   第 619 頁,第 5 字

冡而前也。
段注  冡者,覆也。引伸之有所干犯而不顧亦曰冒。如假冒,如冒白刃,如貪冒是也。《邶風》:下土是冒。傳曰:冒,覆也。此假冒爲冃也。
从冃目。
段注  會意。冃目者,若無所見也。冃亦聲。目報切。古音在三部。
古文冒。
段注  《汗𥳑》同。

说文系传

 莫號反 頁碼:第 620 頁,第 4 字 

冡而前也。從冃目聲。
鍇注  臣鍇曰:「以物自蒙而前也,謂貪冐若目無所見也。」
古文冒。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