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僕 50D5

 異體: 㒒䑑
部首 注音ㄆㄨˊ
拼音 卷別三上

字形演变


後2.20.10(甲)

僕麻卣(金)
西周早期

京荑仲盤(金)
西周早期

令鼎(金)
西周早期

旂鼎(金)
西周早期

𧽊簋(金)
西周中期

𪒠鎛(金)
春秋晚期

包2.15(楚)

包2.133(楚)

郭.老甲.18(楚)

郭.老甲.2(楚)

郭.語4.18(楚)

說文古文

說文‧菐部

睡虎地簡14.74(隸)

一號墓竹簡124(隸)
西漢

武威簡.泰射35(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建武泉笵(隸)
東漢

魏上尊號奏(隸)
曹魏

楷書

说文解字

 蒲沃切 頁碼:第 79 頁,第 7 字    異體: 

給事者。从人从菐,菐亦聲。
古文从臣。
附注  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以為甲骨文「象人冠首而兩手奉箕,為僕之初字,……古篆文變从菐,失彌甚矣。」附注  《說文新證》:「甲骨文象一個奴隸或罪犯,上部著『辛』(表示受刑),雙手持箕,臀後有尾(表示視同禽獸,地位卑賤的表徵),奴僕之形宛然。金文『僕』字『箕』形訛為『甾』,雙手移到『辛』形下方,人身轉為左偏旁,其後因為聲化的關係,『辛』形變成『丵』形,與『廾』結合就變成『菐』字,具有聲符的作用。楚文字从『臣』、『僕』省聲(『臣』的本義也是奴僕類)。」

解说版

甲骨文作,由「其」(箕)、「言」(假借為䇂,曲刀,刑具)、「?」()三字構成。示受刀墨之刑的罪人,持箕帚從事灑掃勞役。金文二例,承之甲骨文。前例作,由「人」、「?」、「䇂」、「廾」四字構成。示刑人奉?缶以給勞役。後例由「人」、「业」(?的訛變)、「䇂」、「廾」四字構成,示受刀墨之刑的罪人,雙手奉?缶,從事勞役。戰國文字三例,前例承自金文第二例,右體中段從「言」而略有變易,下段從「廾」而有所省變。第二例右體中段「䇂」略有省變。第三例,右體下段「廾」變作「大」。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说文解字注

 蒲沃切 頁碼:第 411 頁,第 3 字   第 185 頁,第 6 字

給事者。
段注  《周禮》注曰:僕,侍御於尊者之名。然則大僕,戎僕,以及易之童僕,詩之臣僕,《左傳》人有十等,僕第九,臺第十皆是。《大雅》:景命有僕。《毛傳》:僕,附也。是其引伸之義也。《大雅》:芃芃棫樸。毛曰:樸,枹木也。《考工記》樸屬。此皆取附箸之義。字當作僕。《方言》作㯷。
从人菐。
段注  人之供煩辱者也。
菐亦聲。
段注  蒲沃切。三部。
古文从臣。

说文系传

 盤沃反 頁碼:第 200 頁,第 2 字 

給事者。從人,從菐,菐亦聲。
鍇注  臣鍇按:《春秋左傳》曰:「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隸,隷臣僕,僕臣輿,輿臣臺,馬有圉,牛有牧。」鍇注  臣鍇以為此士天子元士,《周禮》一命者也。皁猶造也,秦漢十等爵,有上造。顏師古曰:「造,成也。」言有成命於上也。譚長所謂造上士,則秦之大上造也。《周禮》有隸僕,給勞辱之役者也。又戎僕,掌馭車。《尚書》有左右攜僕,今在隸下,知是攜挈之役者也。輿,眾人也。《春秋左傳》晉食輿人之城祀者,綘縣老人為輿尉,遷為複陶。又子産使輿三十人,遷里祈之柩,知輿又彌賤也。臺猶跆,在人下之稱也,若所跆踐。又益,細也。牧牛又卑於馬也。
古文僕從臣。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