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乙 4E59

 異體: 
部首 注音ㄧˇ
拼音 卷別十四下

字形演变


甲3(甲)

佚255(甲)

菁5.1(甲)

魚父乙卣(金)
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

夨令方彝(金)
西周早期

曶鼎(金)
西周中期

曾侯乙鼎(金)
戰國早期

楚王酓肯簠(金)
戰國晚期

包2.89(楚)

說文‧乙部

睡虎地簡43.205(隸)

陽泉熏盧(隸)
西漢

朝陽少君鍾(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武威醫簡90甲(隸)
東漢

熹.春秋.僖廿七年(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於筆切 頁碼:第 486 頁,第 2 字   

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陰气尙彊,其出乙乙也。與丨同意。乙承甲,象人頸。凡乙之屬皆从乙。 字原
附注  【按】乙在甲骨文、金文中用為天干的第二位。

白话版

,象初春草木弯弯曲曲长出地面,这时大地的阴气还很强大,草木只能艰难地破土冒出。古人用“”表示草木长出地面,这构思与 用“|”表示引而向上相同。在天干顺序中,“”承续着“甲”;就字形看,“”像人的胫脖。所有与相关的字,都采用“”作 边旁。

解说版

甲骨文的形體作,像人的肋骨,用直式表現;金文承之相同,且有正、反書寫之形,不影響其音、義;篆文為求整齊,形體略有改易;隸書繼自篆文,就起了很大的變化,違離初形甚遠;楷書接於隸書,誇張中間的彎曲,以致不肖其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或以乙像魚腸(見《爾雅‧釋魚》),也屬象形,可備一說。

说文解字注

 於筆切 頁碼:第 2958 頁,第 2 字   第 1285 頁,第 3 字

象春艸木冤曲而出。侌气尙彊。其出乙乙也。
段注  冤之言鬱。曲之言詘也。乙乙,難出之皃。《史記》曰:乙者,言萬物生軋軋軋軋也。《漢書》曰:奮軋軋於乙。《文賦》曰:思軋軋其若抽。軋軋皆乙乙之叚借。軋从乙聲。故同音相叚。《月令》鄭注云:乙之言軋也。時萬物皆抽軋而出。物之出土艱屯。如車之輾地澁滯。
與丨同意。
段注  謂與自下通上之丨同意也。乙自下出上礙於陰其書之也宜倒行。於筆切。十二部。【按】李善乙音軋。
乙承甲。象人頸。
段注  以下皆冡《大一經》曰言之。
凡乙之屬皆从乙。

说文系传

 殷筆反 頁碼:第 1112 頁,第 2 字 

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隂氣尚強,其出乙乙也。乙與丨同意,乙承甲,象人頸也。凡乙之屬,皆從乙。
鍇注  臣鍇曰:「此與燕、燕乙之字,音、義皆別,亦宜有分。此甲乙字,下迂曲也。丨,音徹,同為出也。乙乙,未展也。《律厤志》曰:『奮軋於乙。』」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