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體: 膰 |
部首:炙 |
注音:ㄈㄢˊ |
拼音:fán |
卷別:十下 |
字形演变
說文‧炙部
楷書
说文解字
附袁切 頁碼:第 341 頁,第 10 字 續 丁 孫㸋 異體: 膰 | 宗廟火孰肉。从炙番聲。《春秋傳》曰:「天子有事㸋焉,以饋同姓諸矦。」 |
说文解字注
附袁切 頁碼:第 1962 頁,第 2 字 許 第 858 頁,第 3 字 | 宗廟火𦏧肉。 |
段注 今世經傳多作燔,作膰。惟許書作㸋。《火部》燔下云𤑔也。是詩作燔爲叚借字。他經作膰乃俗耳。許稱《左傳》作㸋。《左傳釋文》云:膰《周禮》又作㸋。皆古文之存焉者也。《異義》:《左氏》說。脤,社祭之肉。盛之以蜃。宗廟之肉名曰膰。《說文》作祳㸋。用《左氏》說。祳下曰:社肉盛以蜃。故曰祳。天子所以親遺同姓。㸋下云:宗廟火孰肉也。天子所以饋同姓。古本當如此。今本爲寫者舛誤耳。必云炙孰者,爲其字从火。段注 各本作以饋同姓四字,在有事㸋焉之下。非也。今正。《大宗伯》鄭注云:脤膰,社稷宗廟之肉。以賜同姓之國。同福祿也。兄弟有共先王者。鄭與許同用《左氏》說也。若傳所云賜齊侯胙。又云宋先代之後。天子有事膰焉。有喪拜焉。是亦有歸㸋異姓者。段注 毛公曰:傅火曰燔。又曰加火曰燔。其事與炙相類也。段注 附袁切。十四部。段注 僖卄四年《左傳》文。偁此者,證古經作㸋不作燔。又以見有歸㸋異姓之禮。
说文系传
復喧反 頁碼:第 811 頁,第 2 字 述 | 宗廟火熟肉。從炙番聲。《春秋傳》曰:「天子有事,㸋焉以饋同姓諸侯。」 |
鍇注 臣鍇曰:「《詩》曰:『㸋炙芬芬。』今《春秋左傳》作膰。」
影印页码 ∇
汲古閣本:第 672 頁,第 6 字
陳昌治本:第 848 頁,第 2 字
說文校箋:第 437 頁,第 7 字
說文考正:第 405 頁,第 5 字
說文今釋:第 1405 頁,第 1 字
說文約注:第 2500 頁,第 1 字
說文探原:第 4997 頁,第 1 字
說文集注:第 2154 頁,第 2 字
說文標整:第 266 頁,第 21 字
標注說文:第 423 頁,第 7 字
說文注箋:第 3502 頁,第 1 字
說文詁林:第 10069 頁 補遺
第 17531 頁
通訓定聲:第 2989 頁
說文義證:第 873 頁 崇文
第 3489 頁
說文句讀:第 1409 頁
古字詁林:第 八 冊,第 764 頁,第 1 字
古字釋要:第 959 頁,第 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