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畐 7550
異體: 畗 | ||
部首:畗 | 注音:ㄈㄨˊ,ㄉㄚˊ | |
拼音:fú, dá | 卷別:五下 |
字形演变
京津4241(甲)
畐父辛爵(金)
商代晚期
季心皿尊(金)
西周早期
士父鐘(金)
西周晚期
說文‧畐部
睡.日乙195(隸)
秦
吾作鏡(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芳逼切 頁碼:第 171 頁,第 6 字 續 丁 孫畗 異體: 畐
附注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字象長頸鼓腹圜底之器。」「畐為盛器,充盈於中,因以象徵豐滿。」【按】此篆《玉篇》《廣韻》《段注說文解字》皆楷化作「畐」,有別於「畗」。滿也。从高省,象高厚之形。凡畗之屬皆从畗。讀若伏。 字原
说文解字注
芳逼切 頁碼:第 917 頁,第 1 字 許 第 405 頁,第 11 字
段注 《方言》:悀偪滿也。凡以器盛而滿謂之悀。注言涌出也。腹滿曰偪。注言勅偪也。【按】《廣雅》悀愊滿也,本此。而《玉篇》云:腹滿謂之涌。腸滿謂之畐。與今本《方言》異。玄應書畐塞注曰:普逼切。引《方言》畐滿也。是則希馮,玄應所據《方言》皆作畐也。許書無偪,逼字。大徐附逼於《辵部》。今乃知逼仄,逼迫字當作畐。偪逼行而畐廢矣。《荀卿子》:充盈大宇而不窕。入卻穴而不偪。《淮南・兵略訓》:入小而不偪。處大而不窕。凡云不偪者,皆謂不塞。《淮南・俶眞訓》:處小隘而不塞。《要略訓》:置之尋常而不塞。《氾論訓》:內之尋常而不塞。《齊俗訓》:大則塞而不入。小則窕而不周。偪與塞義同。畐偪正俗字也。《釋言》曰:逼,迫也。本又作偪。二皆畐之俗字。滿也。
段注 謂从高省。
段注 謂田也。象高厚之形。
段注 芳逼切。【按】畐伏二字古音同在第一部。今音同房六切。凡畐之屬皆从畐。讀若伏。
说文系传
披式反 頁碼:第 405 頁,第 3 字 述
鍇注 臣鍇曰:「福、富從此。」滿也。從高省,象高厚之形。凡畗之屬,皆從畗。讀若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