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黽 9EFD

 異體: 𪓑𪓝𪓕
部首𪓑(黽) 注音ㄇㄥˇ,ㄇㄧㄣˇ
拼音měnɡ, mǐn 卷別十三下

字形演变


師友2.118(甲)

燕192(甲)

掇2.409(甲)

父辛黽卣(金)
商代晚期

黽且乙觚(金)
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

黽父丁鼎(金)
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

黽父丁鼎(金)
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

師同鼎(金)
西周晚期

鄂君啟車節(金)
戰國中期

說文籀文

說文‧黽部

漢印徵
西漢

黽池五瑞圖題字(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莫杏切 頁碼:第 450 頁,第 7 字   𪓑 異體: 

鼃黽也。从它,象形。黽頭與它頭同。凡黽之屬皆从𪓑。 字原
鉉注  臣鉉等曰:色,其腹也。𪓝 異體: 𪓕
籒文黽。
附注  《說文新證》:「黽,蛙類動物,蟾蜍在水者。商代甲骨文、金文象黽形,與龜之別在無尾而後肢回折;與鼄之別則在前肢作『又』形、身中無蛛絲。周晚至戰國以後,多訛為从它、从兩爪,楚系文字與龜極為接近。」

解说版

甲骨文之,俯視像青蛙正面的樣子,上為二腳;中為頭、身,二橫為飾畫;下為兩腳,屬象形。金文第一例全以圖像呈現;第二例以簡易外廓表現;第三例以線條表現其頭、身、腹、腳。篆文,承自金文第三例,上像頭,中像身,兩側像其腹。字經隸書,作者,顯承自篆文之。楷書作黽,沿自隸書第二例。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说文解字注

 莫杏切 頁碼:第 2713 頁,第 1 字   第 1180 頁,第 4 字

鼃黽也。
段注  《周禮》蟈氏。掌去鼃黽。鄭司農云:蟈,蝦蟇也。《月令》曰:螻蟈鳴。鼃黽,蝦蟇屬。書或爲掌去蝦蟇。玄謂蟈,今御所食蛙也。齊魯之閒謂鼃爲蟈。黽,耿黽也。蟈與耿黽尢怒鳴。爲𦕾人耳。故去之。【按】蛙卽鼃字。依大鄭說則鼃黽二字爲一物。依後鄭說則鼃卽蟈,爲一物。黽乃耿黽,爲一物。依許黽下曰鼃黽也。似同大鄭說。然有當辯者。許果合二字爲一物。則黽篆下當云鼃黽,蝦蟆也。鼃下云鼃黽也。乃合全書之例。而蝦蟆篆居《虫部》。此則單舉鼃篆。釋曰蝦蟆。黽篆下則曰鼃黽也。是許意鼃黽爲一物。鼃爲一物。凡兩字爲名一字與他物同者,不可與他物牽混。知鼃黽非鼃也。許之鼃黽卽鄭之耿黽。鼃古音圭。與耿雙聲。故得爲一字。絫𧦝曰鼃黽,耿黽。單𧦝曰黽。《爾雅》:鼃𪓰,蟾蠩。在水者黽。是則詹諸之類。而以在水中爲別也。許鄭之單言鼃。卽《本艸》所謂鼃一名長股。陶云俗名土鴨。南人名蛤子善鳴者。寇宗奭曰:其色靑。腹細。後腳長。善躍。大其聲曰蛙。小其聲曰蛤。此鼃與鼃黽之別。皆在水中而善鳴。故《周禮》設官去之。黽之叚借爲黽勉。
从它。象形。
段注  謂从它象其頭。下象其大腹也。莫杏切。古音在十部。讀如芒。
𪓑頭與它頭同。
段注  言頭而餘爲腹可知矣。黽本無尾。故《風俗通》辯蝦蟇掉尾肅肅乃夏馬之字誤。
凡𪓑之屬皆从𪓑。
籒文黽。
段注  古文衹象其頭腹。籒文又象其長足善跳。

说文系传

 莫否切 頁碼:第 1038 頁,第 4 字 

鼃黽也。從它,象形。黽頭與它頭同。臣鉉等曰:「象其腹也。」凡黽之屬,皆從黽。
籀文黽。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