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駕 99D5

 異體: 𤙑
部首 注音ㄐㄧㄚˋ
拼音jià 卷別十上

字形演变


包2.38(楚)

說文籀文

說文‧馬部

睡虎地簡12.47(隸)

睡虎地簡28.3(隸)

武威簡.特牲40(隸)
西漢

上大山鏡二(隸)
東漢至魏晉

曹全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古訝切 頁碼:第 323 頁,第 18 字   

馬在軛中。从馬加聲。
𤙑
籒文駕。
附注  朱駿聲《通訓定聲》:「籀文从牛,各聲。」

白话版

,马匹被加上马轭。字形采用“马”作边旁,“加”作声旁。,是籒文写法的“”。

解说版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二例,前例作,由「馬」、「加」二字構成。從馬,示加軛在馬頸上之義。從加,聲符,注明音讀,兼表義,加物於馬頸上。會二字得馬在軛中之義。篆文承自戰國文字二例,隸書、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籀文從牛、各聲,示加軛於牛、馬頸上。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说文解字注

 古訝切 頁碼:第 1856 頁,第 4 字   第 811 頁,第 6 字

馬在軛中也。
段注  《毛傳》曰:軛,烏噣也。烏噣卽《釋名》之烏啄。轅有衡。衡,橫也。橫馬頸上。其扼馬頸者曰烏啄。下向叉馬頸。似烏開口向下啄物時也。駕之言以車加於馬也。
从馬。加聲。
段注  古訝切。十七部。
籒文駕。
段注  从牛。《釋名》曰:軛所以扼牛頸也。各聲者,古音五部與十七部相合。如《春秋傳》以輅爲訝。是其理也。

说文系传

 千乍反 頁碼:第 776 頁,第 3 字 

軶中。從馬加聲。
鍇注  臣鍇曰:「《博物志》:黃帝臣相土作乘馬。」
籀文駕。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