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靈 9748
異體: 𤫊 | ||
部首:玉 | 注音:ㄌㄧㄥˊ | |
拼音:línɡ | 卷別:一上 |
字形演变
秦公鎛(金)
春秋早期
庚壺(金)
春秋晚期
叔尸鐘(金)
春秋晚期
說文‧玉部
說文或體
居延簡甲2172(隸)
西漢
精白鏡(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禮器碑(隸)
東漢
熹.書序記(隸)
東漢
熹.詩.靈臺(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郞丁切 頁碼:第 11 頁,第 15 字 續 丁 孫𤫊
靈𩆜巫。以玉事神。从玉霝聲。
附注 段玉裁認為「靈巫」應為「巫也」。附注 《說文新證》:「『靈』的正確字形應作『𩆜』。西周以前未見『𩆜』字,春秋早期秦公鎛从心霝聲,庚壺从示霝聲,戰國以後多半从玉。」𩆜或从巫。
解说版
金文〈庚壺〉「靈」字從示、霝聲。從示,表示與祀神祈福儀節相關。「靈」字始見於篆文。「靈」本作「」,《說文》以「」為正篆,以「靈」為篆文異體。戰國文字從玉、霝聲,與《說文》正篆構形相同。秦公大墓石磬更在「」上添加「龍」形。段注本《說文‧玉部》:「,巫也。以玉事神。从玉、霝聲。靈,或从巫。」靈乃以玉事神之巫,從玉、從巫,各隨其意。玉以敬神,正篆從玉;巫以通神,或體從巫;從霝,表示音讀,本義為以玉降神之女巫。在六書中屬於形聲。教育部標準字以「靈」為正字,以「」為異體;規範字作灵,是同音的整字替換。
说文解字注
郞丁切 頁碼:第 75 頁,第 1 字 許 第 31 頁,第 4 字
段注 各本巫上有靈字。乃複舉篆文之未刪者也。許君原書。篆文之下以𣜩複寫其字。後人剛之。時有未盡。此因巫下脫也字。以靈巫爲句。失之。今補也字。屈賦《九歌》。靈偃蹇兮皎服。又靈連蜷兮旣畱。又思靈保兮賢姱。王注皆云:靈,巫也。楚人名巫爲靈。許亦當云巫也無疑矣。引伸之義如《謚法》曰極知鬼事曰靈。好祭鬼神曰靈。曾子曰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毛公曰神之精明者稱靈。皆是也。巫也。
段注 依韻會無也字。以玉事神。
段注 巫能以玉事神。故其字从玉。从王。
段注 郎丁切。十一部。霝聲。𤫊或从巫。
说文系传
連丁反 頁碼:第 36 頁,第 1 字 述𤫊,巫以玉事神。從玉霝聲。𤫊或從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