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雪 96EA
![]() |
異體: 䨮 | |
部首:雨 | 注音:ㄒㄩㄝˇ | |
拼音:xuě | 卷別:十一下 |
字形演变

金189(甲)

乙1441(甲)

乙199(甲)

後2.1.13(甲)

伯盨父簋(金)
西周晚期

說文‧雨部

老子乙前88上(隸)
西漢

熹.詩.北風(隸)
東漢

張遷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相絕切 頁碼:第 384 頁,第 14 字 續 丁 孫䨮 異體: 雪
附注 段玉裁注:「說,今之悅字,物無不喜雪者。」《玉篇・雨部》:「雪,同䨮。」凝雨,說物者。从雨彗聲。
白话版
雪,凝结雨水而成、从天上飘落并带给天下万物喜悦的美丽冰晶。字形采用“雨字头”,“彗”是声旁。
解说版
甲骨文「雪」字從雨、從;
為「篲」之初文。金文在「
」形底下增「
(又)」,替換為笤帚之「彗」,雪、彗音近,寫成從雨、彗聲的「
」,是「雪」的本字。篆文構形上承金文,下啟漢隸。漢隸復承篆文作「
」,而〈祝睦後碑〉雨下省去「
」形,逕從「
」,則又今隸、楷所本,「
」經典相承,隸省作「雪」,為從雨、彗省聲的形聲字。段注本《說文‧雨部》:「雪,冰雨,說物者也。从雨、彗聲。」從雨,表示與天象相關;從彗,表示音讀,兼表彗埽之義,本義為水氣在空中遇冷所凝結而成之六角形白色晶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说文解字注
相絶切 頁碼:第 2287 頁,第 2 字 許 第 995 頁,第 4 字
段注 冰各本作凝。今正。凝者,冰之俗也。《釋名》曰:雪,綏也。水下遇寒氣而凝,綏綏然下也。故許謂之冰雨。說今之悅字。物無不喜雪者。說與雪㬪韵。冰雨說物者也。
段注 相絕切。十五部。从雨。彗聲。
说文系传
相省反 頁碼:第 912 頁,第 6 字 述
鍇注 臣鍇以爲:雪之著物,積久而不流,其浸潤深以觧說物也。凝雨說物者也。從雨彗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