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酒 9152
![]() |
異體: 𨠆𨠊 | |
部首:酉 | 注音:ㄐㄧㄡˇ | |
拼音:jiǔ | 卷別:十四下 |
字形演变

甲2121(甲)

京都1932(甲)

征人鼎(金)
西周早期

包2.200(楚)

說文‧酉部

一號墓漆杯190(隸)
西漢

流沙簡.簡牘1.9(隸)
西漢

武威簡.有司16(隸)
西漢

熹.儀禮.鄉飲酒(隸)
東漢

曹全碑陰(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子酉切 頁碼:第 494 頁,第 3 字 續 丁 孫酒 異體: 𨠆𨠊
附注 羅振玉《殷虛文字類編》:「酒,象酒由尊中挹出之狀……《說文解字》酉與酒訓畧同,本為一字,故古金文酒字皆作酉。」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酉,古文酒字,象酒器形。自叚為戼丣字,乃加水以別之。」
白话版
酒,迁就满足。用来迁就满足人性中的善恶激情的刺激性饮料。字形采用“水、酉”会义,“酉”也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 “酒”是成就的意思,是导致或吉或凶之事的原因。古昔时代仪狄发明了酒,大禹尝酒后大加赞美,并因仪狄的天才而疏远了他。 还有说法认为,是杜康最早发明了高梁酒。
解说版
甲骨文「酒」從水、酉聲,所從之「酉」,像釀酒、盛酒的尖底酒尊之形。金文至戰國文字,「酒」皆作「酉」,均不從水。「酉」為「酒」字初文。戰國楚文字把「酒」都寫成「酉」,而用添木形的「」、「
」字,作為地支「酉」的專字,兩者判然有別。至戰國晚期之秦文字,因「酉」假借為「干支」義,始轉注作從「水」從「酉」之「酒」,保留其本義,從水的「酒」字遂為篆文、隸書、楷書之所本。《說文‧酉部》:「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从水、从酉,酉亦聲。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從「水」,表示酒漿一類之飲料;從「酉」,表示盛裝旨酒之酒尊,兼表音讀。本義為盛裝於酒尊中的酒漿。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说文解字注
子酉切 頁碼:第 2986 頁,第 2 字 許 第 1296 頁,第 1 字
段注 賓主百拜者,酒也。淫酗者,亦酒也。
段注 以水泉於酉月爲之。
段注 子酉切。三部。
段注 造古讀如就。
段注 見《戰國策》。
段注 又見《巾部》。曰少康作箕帚秫酒。少康者,杜康也。【按】許書事物原始皆用《世本》。此皆出《世本》。
说文系传
津酉反 頁碼:第 1129 頁,第 5 字 述
鍇注 臣鍇曰:「《周禮》五齊三酒:一泛齊;二禮齊;三盎齊;四緹齊;五沈齊。三酒:一事酒;二昔酒;三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