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退 9000

 異體: 𢓴𢓇𨓆𨓤
部首 注音ㄊㄨㄟ,ㄊㄨㄟˋ
拼音tuī, tuì 卷別二下

字形演变


佚882(甲)

合557(甲)

後2.31.14(甲)

天亡簋(金)
西周早期

中山王昔壺(金)
戰國晚期

帛乙8.6(楚)

上(1).孔.3(楚)

上(2).昔.1(楚)

說文古文

說文‧彳部

說文或體

老子甲後323(隸)
西漢

夏承碑(隸)
東漢

熹.春秋.僖十六年(隸)
東漢

武威簡.有司6(隸)
西漢

衡方碑(隸)
東漢

曹全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他內切 頁碼:第 57 頁,第 1 字   𢓴

卻也。一曰行遲也。从彳从日从夊。
𢓇
𢓴或从內。
𨓆 異體: 𨓤退
古文从辵。
附注  《玉篇・彳部》:「𢓴,古退字。」《集韻・隊韻》:「𢓴,隸作退。」附注  《說文新證》:「甲骨文从簋(或從尊、皿)从夂,會撤去祭品的意思。金文以下繼承从簋形的寫法,或加義符彳、止,羨符口。」

解说版

甲骨文從皀(簋的初文)、從夊,會祭祀飲食完畢,把食器退下的意思,隸定可作「」。金文或加彳旁、或加辵旁,增強行動義,「皀」旁省為「白」形,或加「口」為飾符,無意義。戰國文字「皀」旁上方「白」形省為「日」形,疊加「辵」旁。《說文》篆文、古文繼承此形,但篆文不加「辵」旁,只加「彳」旁,或體從彳、內聲。隸書、楷書「」旁訛為「艮」旁。《說文》釋為「从日、从彳、从夊」,依其說,字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说文解字注

 他內切 頁碼:第 305 頁,第 4 字   第 137 頁,第 2 字

卻也。从彳日夊。
段注  彳,行也。行而日日遲曳。是退也。夊,行遲曳夊夊也。他內切。十五部。
一曰行遲。
段注  四字疑後增。
𢓴或从內。
古文从辵。
段注  今字多用古文。不用小篆。

说文系传

 土妹反 頁碼:第 144 頁,第 11 字 

卻也。從彳、曰、攵。一曰行遲。
鍇注  臣鍇曰:「日日見攵是𢓴也。」
𢓴或從內。
古文𢓴從辵。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