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身 8EAB

 異體: 
部首 注音ㄕㄣ
拼音shēn 卷別八上

字形演变


合376正(甲)

獻簋(金)
西周早期

班簋(金)
西周早期

叔䟒父卣(金)
西周早期

公子土折壺(金)
春秋晚期

中山王昔鼎(金)
戰國晚期

包2.210(楚)

包2.213(楚)

包2.232(楚)

包2.227(楚)

包2.230(楚)

郭.六.44(楚)

說文‧身部

睡.法69(隸)

睡.封27(隸)

老子甲16(隸)
西漢

孫子95(隸)
西漢

老子乙前14上(隸)
西漢

武梁祠畫象題字(隸)
東漢

曹全碑(隸)
東漢

西晉三國志寫本(隸)
西晉

楷書

说文解字

 失人切 頁碼:第 270 頁,第 1 字   

躳也。象人之身。从人𠂆聲。凡身之屬皆从身。 字原
附注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栔文从人而隆其腹,象人有身之形,當是身之象形初字。許君謂『象人之身』,其說是也。」

白话版

,躯体。像人的体。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厂”作声旁。所有与相关的字,都采用“”作边旁。

解说版

甲骨文之,像隆起腹部的人,突顯其尾椎骨之處。金文第一例填實以顯之,是金文的常例;二、三例在尾椎骨之處,用一橫或一斜橫以標之,示意較清楚完整,屬合體指事。戰國文字第一例,對照金文二、三例,可知其以靈動的圓圈以像其腹,基本上,是承金文二、三例而來;二、三例則似甲文和金文的第一例,稍失其形。篆文最似金文第二例,像突肚之人,以標示尾椎骨之處。字經隸書,形變作,頗失其形;楷書則沿之定體,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以上諸形,都據實象人字的異體,增以臆構的「」、「」以及「」以示尾椎之處。在六書中屬於合體指事。一說像女人懷孕之狀,屬變體象形,可備一說。

说文解字注

 失人切 頁碼:第 1550 頁,第 5 字   第 680 頁,第 1 字

躳也。
段注  《呂部》曰:躳,身也。二字爲互訓。躳必入《呂部》者。躳謂身之傴。主於脊骨也。
从人。申省聲。
段注  大徐作象人之身。从人,𠂆聲。【按】此語先後失倫。𠂆古音在十六部。非聲也。今依《韵會》所據小徐本正。《韵會》从人之上有象人身三字。亦非也。𦥔,籒作𢑚。故从其省爲聲。失人切。十二部。
凡身之屬皆从身。

说文系传

 式人反 頁碼:第 671 頁,第 1 字 

躬也,象人之身。從人𠂆聲。凡身之屬,皆從身。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