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諾 8AFE

 異體: 
部首 注音ㄋㄨㄛˋ
拼音nuò 卷別三上

字形演变


曶鼎(金)
西周中期

說文‧言部

武威簡.燕禮33(隸)
西漢

熹.儀禮.燕禮(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奴各切 頁碼:第 69 頁,第 11 字   

𧭭也。从言若聲。
附注  段玉裁注:「𧭭者,應之俗字。」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若即諾之古文。既从口又从言,於義為贅,知諾為後出字也。」

白话版

,表示应答的声音。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若”作声旁。

解说版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言、若聲。隸書、楷書同。「諾」的本義是表示同意的應答聲,所以從「言」為義符。「若」聲有兼義的功能,「若」的本義是「順」,「表示同意」就是「順從」對方的看法,因此「諾」字從「若」聲有兼義的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说文解字注

 奴各切 頁碼:第 357 頁,第 5 字   第 161 頁,第 1 字

𤻮也。
段注  𤻮者,應之俗字。說解中有此字。或偶爾从俗。或後人妄改。疑不能明也。大徐於《此部》增𤻮字。誤矣。《口部》曰:唯,諾也。唯諾有急緩之別。統言之則皆應也。
从言。若聲。
段注  奴各切。五部。

说文系传

 能作反 頁碼:第 174 頁,第 9 字 

譍也,從言若聲。
鍇注  臣鍇按:《爾雅》注引《禮》:「男『唯』女『俞』是古者應對之辭。」有節文。【按】古者大夫多言唯,而衞出公及諸侯應其臣下皆曰「諾」。又,南朝有鳳尾諾,爲尊者之言也。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