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衛 885B

 異體: 䘙衞
部首 注音ㄨㄟˋ
拼音wèi 卷別二下

字形演变


止止口爵(金)
商代晚期

子止止口爵(金)
商代晚期

前4.31.6(甲)

粹1153(甲)

衛簋(金)
西周中期

𤔲寇良父壺(金)
西周晚期

新甲3.113(楚)

包2.224(楚)

說文‧行部

睡虎地簡20.196(隸)

孫臏148(隸)
西漢

居延簡甲1959(隸)
西漢

北海相景君銘(隸)
東漢

西狹頌(隸)
東漢

熹.春秋.僖廿六年(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于歲切 頁碼:第 58 頁,第 12 字    異體: 衞衛

宿衞也。从韋、帀,从行。行,列衞也。
附注  商承祚《十二家吉金圖錄》:「羅叔蘊師謂眾足繞口,有守衛意。」【按】「衞」、「衛」二字古籍均通行,「衛」為「卫」的對應繁體字。然《說文》《玉篇》《廣韻》《集韻》等古代重要工具書和經典古籍多作「衞」,其影響甚大,故在此字下統釋音義。

解说版

甲骨文字形或作「」,從行、從止、從方。「行」為道路,「止」為足,表示人,指武士;「方」為方國,表示都邑城邦。三者相合正像武士環行於城邑街道防衛之意。甲骨文又或作「」,從行、從四止,也是像武士環行街道守衛之意。甲骨文又或作「」,從行、從韋聲。「韋」上下有止,正像包圍的樣子,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此形和另二字構形同意。金文字形從方或從韋聲(韋中之囗又或變作「」),其實皆與甲骨文同體。戰國楚系文字從行、韋聲,和甲、金文同體;而秦系文字則囗下作「」,或是「止」之變形,與「」形近。篆文據秦系文字形體從行、韋聲之外,另加「帀」,以表示環繞周遍之意。隸書、楷書字形則又省帀。在六書中,除甲骨文「」、「」及金文「」之形屬於異文會意外,其餘字形皆屬於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卫」。

说文解字注

 于歲切 頁碼:第 311 頁,第 3 字   第 139 頁,第 10 字

宿衞也。
段注  宮正。夕擊柝而比之。注。暮行夜以比直宿者。宮伯。掌王宮之士庶子凡在版者。大鄭云:庶子宿衞之官。後鄭云:衞王宮者必居四角四中。於徼𠋫便也。漢有衞尉掌宮門衞屯兵。
从韋帀行。
段注  韋者,圍之省。圍守也。帀,𠣘也。韋亦聲。于歲切。十五部。
行,
段注  逗。
列也。
段注  依《韵會》訂。此釋从行之意。行者,列也。今音讀如杭。別於步趨之行。衞从三字會意。

说文系传

 幹歲反 頁碼:第 148 頁,第 9 字 

宿衛也。從韋、帀、行。行,列衛也。
鍇注  臣鍇曰:「韋,周圍也。此會意。」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