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虜 865C
異體: 虜 | ||
部首:毌 | 注音:ㄌㄨˇ | |
拼音:lǔ | 卷別:七上 |
字形演变
發孫虜𠤳(金)
春秋晚期
包2.19(楚)
說文‧毌部
老子乙前146上(隸)
西漢
周仲鏡銘(隸)
東漢
晉石尠墓志(隸)
西晉
楷書
说文解字
郞古切 頁碼:第 224 頁,第 2 字 續 丁 孫虜 異體: 虜獲也。从毌从力,虍聲。
白话版
虜,捕获。字形采用“毌、力”会义,“虍”是声旁。
解说版
甲骨文「盧」字作「」、「」等形,像盧之形,為獨體象形。後在象形之上加注「虍」聲,作「」、「」等形,〈石鼓文〉「」字所從之「虜」,即以加「虍」聲之「虜」為聲符。參稽「盧」字字源,「虜」字構形當是「從力、盧聲」,從立以表征戰,從盧以表音讀,六書屬於形聲。戰國楚簡「盧」字,與篆文構形相同,所從「田」形已訛變為「毌」,《說文‧虍部》:「獲也。从毌、从力,虍聲。」從毌、從力,會合憑藉武力以繩索毌拘俘虜;從虍,表示音讀,聲符不示義,本義為俘獲,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兼形聲。教育部標準字作「虜」,規範字作「虏」,「虜」改為「虏」,是部分省略。
说文解字注
郞古切 頁碼:第 1263 頁,第 1 字 許 第 554 頁,第 1 字
段注 《公羊傳》:爾虜焉。故凡虜囚亦曰纍臣。謂拘之以索也。於毌義相近。故从毌。獲也。
段注 《左傳》曰:武夫力而拘諸原。从毌。从力。
段注 郞古切。五部。虍聲。
说文系传
勒古反 頁碼:第 552 頁,第 2 字 述
鍇注 臣鍇按:《春秋左傳》原軫曰:「武夫力而拘諸原。」故從力。毌,穿之也。獲者以索拘之,故《齊國書》曰:「人尋約呉髪短。」謂將以繩系之也。獲也。從毌,從力,從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