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良 826F
![]() |
異體: 𣌩𣌣𡆨𡰩𥭷𥭣 | |
部首:畗 | 注音:ㄌㄧㄤˊ | |
拼音:liánɡ | 卷別:五下 |
字形演变

乙2510(甲)

乙3334(甲)

師友2.4(甲)

倗生簋(金)
西周中期

季良父盉(金)
西周晚期

齊侯匜(金)
春秋早期

包2.218(楚)

說文古文

說文古文

說文古文

說文‧畐部

睡虎地簡8.9(隸)
秦

居延簡甲19A(隸)
西漢

魯峻碑陰(隸)
東漢

熹.春秋.襄廿七年(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呂張切 頁碼:第 171 頁,第 7 字 續 丁 孫𣌩 異體: 𣌣良
鉉注 徐鍇曰:「良,甚也。故从畗。」𡆨善也。从畗省,兦聲。
𡰩古文良。
𥭷 異體: 𥭣亦古文良。
附注 《說文新證》:「廊的初文,古人居住半穴居的走廊。半穴居有兩道出入,空氣流通,生活條件改善了,所以引申有良好,明朗義。」亦古文良。
白话版
良,善良。字形采用有所省略的“畗”作边旁,采用“亡”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良”字。
,这也是古文写法的“良” 字。
,这也是古文写法的“良”字。
解说版
甲骨文「良」字作「」、「
」,金文作「
」、「
」,學者多以為「良」為「廊」字初文,像半穴居家屋廊廡之形,中間口形為屋室,上下曲筆,像屋與屋之間的通道,可供進出,因空氣流通,生活條件改善,引申而有良好、明朗之意。戰國文字作「
」,與篆文貼近,且字形下半通道訛變為「亾」形,《說文》遂誤解為「亾聲」。《說文‧畐部》:「
,善也。从畗省、亾聲。
,古文良。
,亦古文良。
,亦古文良。」則六書屬於形聲,把「良」字解為「良善」,沒有疑義,但分析為「从畗省、亾聲」,語義未能所指。甲骨文、金文「良」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说文解字注
呂張切 頁碼:第 917 頁,第 2 字 許 第 406 頁,第 1 字
段注 呂張切。十部。善也。从畗省。亾聲。
段注 《玉篇》不錄。古文良。亦古文良。
段注 《玉篇》作𥭣。亦古文良。
说文系传
呂張反 頁碼:第 405 頁,第 4 字 述
鍇注 臣鍇曰:「良,甚也。故從畗。」善也。從畗省,亡聲。亦古文良。亦古文良。亦古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