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臣 81E3

 異體: 
部首 注音ㄔㄣˊ
拼音chén 卷別三下

字形演变


甲2851(甲)

毛公鼎(金)
西周晚期

中山王昔鼎(金)
戰國晚期

包2.7(楚)

曾155(楚)

郭.老丙.3(楚)

郭.緇.4(楚)

說文‧臣部

泰山刻石(篆)

老子甲後395(隸)
西漢

春秋事語17(隸)
西漢

定縣竹簡82(隸)
西漢

史晨碑(隸)
東漢

熹.易.蹇(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植鄰切 頁碼:第 93 頁,第 5 字   

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屬皆从臣。 字原
蔣注  武則天新造字:𢘑。附注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甲金文)均象一豎目之形。人首俯則目豎,所以『象屈服之形』者,殆以此也。」

白话版

,被牵拉。表示侍奉君王。字形像一个人屈服之形。所有与相关的字,都采用“”作边旁。

解说版

甲骨文之,像舉目仰視的樣子。金文二例,承自甲文之形,只是多了瞳孔,不影響其音、義。戰國文字二例,首例眼眶貫穿眼珠,次例則取像甲文之形,只是方向相反,而古文字原本可正、反書寫,音、義不變。篆文繼自戰國文字第二例,完全相同。隸書作,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和篆文之形,作則繼於戰國文字第一例。楷書之形,沿於隸書第一例以定體。以上諸形,都自象形之「目」變化而來。在六書中屬於變體象形。

说文解字注

 植鄰切 頁碼:第 471 頁,第 4 字   第 211 頁,第 7 字

牽也。
段注  以㬪韵釋之。《春秋》說,《廣雅》皆曰:臣,堅也。《白虎通》曰:臣者,繵也。屬志自堅固也。
事君者。
段注  者各本作也。今正。
象屈服之形。
段注  植鄰切。十二部。【按】《論語・音義》。𢘑植鄰切。古臣字。陸時武后字未出也。武后埊𢘑二字見《戰國策》。六朝俗字也。
凡臣之屬皆从臣。

说文系传

 石眞反 頁碼:第 232 頁,第 2 字 

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屬,皆從臣。
鍇注  臣鍇曰:「通論詳矣。」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