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立 7ACB

 異體: 𡗓
部首 注音ㄌㄧˋ
拼音 卷別十下

字形演变


甲820(甲)

立八父丁卣(金)
商代晚期

史獸鼎(金)
西周早期

國差𦉜(金)
春秋

陳璋方壺(金)
戰國中期

中山王昔壺(金)
戰國晚期

望1.22(楚)

曾31(楚)

郭.緇.12(楚)

郭.緇.3(楚)

說文‧立部

廿六年詔權(篆)

睡.法161(隸)

縱橫家書173(隸)
西漢

定縣竹簡11(隸)
西漢

史晨碑(隸)
東漢

熹.易.乾文言(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力入切 頁碼:第 348 頁,第 3 字   𡗓 異體: 

住也。从亣,立一之上。凡立之屬皆从立。 字原
鉉注  臣鉉等曰:亣,人也。一,地也。會意。附注  林義光《文源》:「象人正立地上形。」

白话版

,站住。采用“大”作边旁,在“大”的下面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于“一”之上。所有与相关的字,都采用“”作边旁。

解说版

甲骨文之,由大和一構形。大,像人正面張開雙臂跨立之形,獨體象形;一,是用來像地的,沒獨立的形、音、義,只是一個不成文的實象而已。當大置於一上,正可表示站立的意思。金文二例,無疑都承於甲文之形。戰國文字第三例,用兩條橫畫來像地,不影響其音、義。篆文,最似戰國文字第二例,鮮有改變。字經隸書,形變作,應屬訛變;另一作,繼自篆文之,稍失其形,楷書則沿之而定體。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说文解字注

 力入切 頁碼:第 1997 頁,第 1 字   第 872 頁,第 4 字

侸也。
段注  侸各本作住。今正。《人部》曰:侸者,立也。與此爲互訓。淺人易爲住字。亦許書之所無。
从大在一之上。
段注  在各本作立。今正。鉉曰:大,人也。一,地也。會意。力入切。七部。
凡立之屬皆从立。

说文系传

 里汲反 頁碼:第 826 頁,第 1 字 

住也。從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屬,皆從立。
鍇注  臣鍇按:《周禮》注云:「古借此為位字。」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