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紹 7D39

 異體: 𢇊綤
部首糸(糹) 注音ㄕㄠˋ
拼音shào 卷別十三上

字形演变


楚王酓干心盤(金)
戰國晚期

郭.殘.27(楚)

說文古文

說文‧糸部

居延簡甲713(隸)
西漢

孔宙碑(隸)
東漢

夏承碑(隸)
東漢

魏封孔羨碑(隸)
曹魏

楷書

说文解字

 市沼切 頁碼:第 432 頁,第 28 字   

繼也。从糸召聲。一曰紹,緊糾也。
𢇊 異體: 
古文紹从邵。
附注  林義光《文源》:「《說文》云:『綤,古文紹。』【按】从糸,邵聲。《說文》云:『絕,斷絲也。从糸从刀从卩。』【按】與綤形近。刀聲猶召聲也。絕蓋與紹同字,相承誤用為斷繼之繼。」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契文作紉,象以刀斷絲之形,其本義當為絕。與絕古當為一字,林氏之說是也。初誼為絕,而許書訓繼者亦治之訓亂也。其始為一字,繼絕兩訓其後始分衍為二耳。契文作紉而篆文作紹者,古文衍變往往增口,許書古文遂又以為从邵聲矣。」

白话版

,继承。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召”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是牢牢纠结的意思。“綤”,这是古文写法的“紹” 字,字形采用“邵”作声旁。

解说版

甲骨文一個形體左像人,右像絲縷;另一個則是把人形換到右邊。絲縷可用來連繫。篆文變為從糸、召聲。從「糸」,指像絲一樣可連接;「召」表示音讀。隸書、楷書都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说文解字注

 市沼切 頁碼:第 2581 頁,第 2 字   第 1123 頁,第 7 字

𦇓也。
段注  同《釋詁》。
从糸。召聲。
段注  市沼切。二部。
一曰紹,緊糾也。
段注  緊者,纏絲急也。糾者,三合繩也。
古文紹。从卪。
段注  今本譌。依《玉篇》《廣韵》《汗𥳑》改正。

说文系传

 市沼切 頁碼:第 1007 頁,第 17 字 

繼也。從糸召聲。一曰紹,緊糾也。
古文紹從邵。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