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禽 79BD

 異體: 
部首厹(禸) 注音ㄑㄧㄣˊ
拼音qín 卷別十四下

字形演变


甲620(甲)

甲2285(甲)

鐵134.3(甲)

寧滬1.236(甲)

禽簋(金)
西周早期

多友鼎(金)
西周晚期

不𡢁簋蓋(金)
西周晚期

說文‧禸部

春秋事語79(隸)
西漢

居延簡甲77(隸)
西漢

定縣竹簡5(隸)
西漢

漢印徵
西漢

淮源廟碑(隸)
東漢

張遷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巨今切 頁碼:第 485 頁,第 3 字   

走獸緫名。从厹,象形,今聲。禽、离、兕頭相似。
附注  馬敘倫《六書疏證》:「禽,實『擒』之初文,禽獸皆取獲動物之義。禽字金文……皆从本書『田罔也』之『畢』,今聲。『畢』所以捕取動物,故即从畢。」

白话版

,兽的总称。字形采用“厹”作字根,像捕鸟之形,“今”是声旁。“”、“离”、“兕”三个字的顶部形状相似。

解说版

甲骨文上像捕獸網之形,下像網具之持柄,本為捕捉禽獸之工具,在六書中屬於象形。金文繼承甲骨文構形,並添「今」表示音讀,變為上聲下形之形聲字。〈不其簋〉作,並將網柄的豎畫,後訛變為篆文下半的「禸」,形變規律和「萬」、「禹」等字同。戰國楚簡文字作「」,形符省略捕獸網之柄,從)省、今聲。篆文承金文從「」、從「禸」、「今」聲之構形,而隸書、楷書又本於篆文。《說文‧禸部》:「禽,走獸總名。从厹、象形,今聲。」「禽」字從、今聲。從,像有柄之捕獸網;從今,表示音讀,是不示義的聲符,本義為捕捉禽獸之工具。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说文解字注

 巨今切 頁碼:第 2953 頁,第 3 字   第 1283 頁,第 6 字

走獸總名。
段注  《釋鳥》曰: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許不同者,其字从厹。厹爲獸迹。鳥迹不云厹也。然則《倉頡》造字之本意謂四足而走者明矣。以名毛屬者名羽屬。此乃偁謂之轉移叚借。及其久也,遂爲羽屬之定名矣。《爾雅》自其轉移者言之。許指造字之本言之。凡《經典》禽字,有謂毛屬者。有謂羽屬者。有兼舉者。故《白虎通》曰:禽者何。鳥獸之總名。
从厹。象形。
段注  厹以像其足迹。凶以像其首。
今聲。
段注  巨今切。七部。
禽离兕頭相佀。
段注  此猶魚尾同燕尾,能足同鹿足之意也。

说文系传

 臣任反 頁碼:第 1110 頁,第 2 字 

走獸總名也。頭,象形。從禸今聲。禽、离、兕,頭相佀。
鍇注  臣鍇曰:「凶,頭象也。」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