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石 77F3

 異體: 
部首 注音ㄕˊ
拼音shí 卷別九下

字形演变


乙3212(甲)

乙1277(甲)

己侯貉子簋蓋(金)
西周中期

包2.80(楚)

包2.199(楚)

說文‧石部

睡虎地簡23.3(隸)

居延簡甲711(隸)
西漢

熹.公羊.僖十六年(隸)
東漢

建初元年鐖(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常隻切 頁碼:第 311 頁,第 14 字   

山石也。在厂之下;囗,象形。凡石之屬皆从石。 字原

白话版

,山上的头。好像头在山崖之下;囗,是块的象形。所有与相关的字,都采用“”作边旁。

解说版

甲骨文之石有二例,一為,一為。前者不易看出它和石有什麼關係,後者從、從概是之誤。訖於金文作,承自甲文第二例,據此而論,厂為山崖,獨體象形;「」僅一實象符號,沒獨立的形、音、義。合而視之,則可表山石之義,也就是石塊的意思。戰國文字三例,較之金文之,多了山崖層疊之痕跡,不影響其音、義。篆文顯然承自金文之形而來,唯一不同的是:「」改為「」,以示山石的形、義。字經隸書,體變作,厂形稍有改變;楷書沿之,失形更多,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以上諸形,除卻甲文的第一例,都由象形附加實象而成。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有學者以「石」本作厂,像磬省卻右邊之形,屬獨體象形;後借為方國之名,就增繁文以別之,是甲文的常例(《文字析義》,P.192),可備一說。

说文解字注

 常隻切 頁碼:第 1792 頁,第 2 字   第 784 頁,第 3 字

山石也。
段注  或借爲碩大字。或借爲䄷字。䄷,百二十斤也。
在厂之下。囗象形。
段注  常隻切。古音在五部。
凡石之屬皆从石。

说文系传

 神隻反 頁碼:第 754 頁,第 3 字 

山石也。在厂之下,囗象形。凡石之屬,皆從石。
鍇注  臣鍇曰:「囗音圍。」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