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疑 7591

 異體: 
部首 注音ㄧˊ
拼音 卷別十四下

字形演变


鄴初下.39.3(甲)

京都2540(甲)

明藏356(甲)

前6.21.2(甲)

前5.24.2(甲)

前7.19.1(甲)

疑觶(金)
西周早期

齊史疑且辛觶(金)
西周早期

伯疑父簋蓋(金)
西周晚期

郭.緇.4(楚)

郭.語2.36(楚)

郭.唐.18(楚)

說文‧子部

廿六年詔權(篆)

老子乙前139下(隸)
西漢

熹.易.坤文言(隸)
東漢

武梁祠畫象題字(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語其切 頁碼:第 490 頁,第 10 字   

惑也。从子、止、匕,矢聲。
鉉注  徐鍇曰:「止,不通也。𥎨,古矢字。反匕之,幼子多惑也。」附注  郭沫若《卜辭通纂》:「(甲骨文)象人持杖出行而仰望天色。金文《伯疑父𣪘》文……从辵,與此从彳同意,牛聲也。」「秦刻《詔版》文……从辵省(省彳存止),子聲也。小篆……雖稍譌變,亦从子聲。子聲、牛聲與疑同在『之』部也。」

白话版

,迷惑而不知所从。字形采用“子、止、匕”作边旁,采用“矢”作声旁。

解说版

甲骨文字形從彳、從人持杖,回首卻顧凝思之形。「彳」為行之省形,義為道路;人首回頭,表示回顧猶豫。字形正像人持杖而行,徘徊歧路而凝思不決的樣子。金文省彳,只像人持杖回顧凝思的樣子。戰國秦系文字則於人首回顧中加一橫畫,形訛為「矢」,而杖形訛為「子」,遂成為從子、矢聲,像人回首的構形。「子」為嬰兒,表示人。「矢」為箭,於此僅作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篆文承戰國文字而將回首形訛為「匕」,又於子下加「止」,遂成從匕、從子、從止、矢聲的結構。「止」為腳,與走路有關,和彳義近可通;然而從匕、從矢則不可通,使得構形失去了凝思猶豫的樣子。隸書、楷書字形又將篆文的「子」與「止」合併省變為「」。在六書中,甲骨文字形屬於會意附加實像,金文字形屬於合體象形,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皆屬於形聲。

说文解字注

 語其切 頁碼:第 2972 頁,第 1 字   第 1290 頁,第 8 字

惑也。
段注  惑,亂也。
从子止匕。矢聲。
段注  此六字有誤。匕矢皆在十五部。非聲。疑止皆在一部。止可爲疑聲。《匕部》有𠤗。未定也。當作从子𠤗省,止聲。以子𠤗會意也。語其切。一部。

说文系传

 硏之反 頁碼:第 1121 頁,第 12 字 

惑也。從子、止、,矢聲。
鍇注  臣鍇曰:「幼子多惑也,止不通也。,反比之也。矢聲。」

影印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