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族 65CF

 異體: 
部首 注音ㄗㄨˊ
拼音 卷別七上

字形演变


甲366(甲)

甲948(甲)

後2.26.16(甲)

甲2431(甲)

粹1149(甲)

京津2102(甲)

粹258(甲)

明藏616(甲)

明公簋(金)
西周早期

毛公鼎(金)
西周晚期

宋公差戈(金)
春秋晚期

陳喜壺(金)
戰國早期

曾侯乙鐘(金)
戰國早期

包2.3(楚)

包2.10(楚)

郭.語3.14(楚)

說文‧㫃部

睡.為25(隸)

老子乙前55下(隸)
西漢

禮器碑(隸)
東漢

尹宙碑(隸)
東漢

楷書

说文解字

 昨木切 頁碼:第 220 頁,第 16 字   

矢鋒也。束之族族也。从㫃从矢。
附注  《說文新證》:「甲骨文族字,丁山以為是氏族社會軍旅組織的遺迹:『族字,从㫃、从矢,矢所以殺敵、㫃所以標眾,其本誼應是軍旅的組織。』春秋以後,『㫃』形上部漸訛為『止』形」

白话版

,箭头。将箭只捆绑时箭头齐刷刷一片。字形采用“、矢”会义。

解说版

甲骨文字形從㫃、從矢。㫃為旗幟飄揚的樣子,可聚集眾人;矢為箭,引申可為軍隊。軍隊必有旗幟,故二者相合正表示軍事活動之意。金文構形與甲骨文相同,戰國楚系文字或將「㫃」()訛變為「止」而作「」形,秦系文字則作「」,左形似「方」,而為篆文所承。隸書、楷書皆據篆文之形而定。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说文解字注

 昨木切 頁碼:第 1246 頁,第 2 字   第 547 頁,第 3 字

矢鏠也。
段注  今字用鏃。古字用族。《金部》曰:鏃者,利也。則不以爲矢族字矣。
束之族族也。
段注  族族,聚皃。《毛傳》云:五十矢爲束。引伸爲凡族類之偁。
从㫃。从矢。
段注  會意。
㫃所㠯標眾。眾矢之所集。
段注  此說从㫃之意。㫃所以標眾者,亦謂旌旗所以屬人耳目。旌旗所在而矢咸在焉。眾之意也。《韵會》《集韵》《類篇》皆引此。而衍一曰从三字。則不可解矣。昨木切。三部。

说文系传

 昨木切 頁碼:第 542 頁,第 4 字 

矢鋒也,束之族族也。從㫃,從矢。

影印页码 ∇